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導語:

很多創業者最近跟我抱怨,說投了很多份BP,基本沒有接到過投資公司面見的電話。還有一些創業者興致勃勃的告訴我,他收到投資公司的電話了,在某某城市讓他飛過去見投資人,結果去了之後發現全是FA。結果錢沒拿到,反而在差旅上浪費了不少成本。

作為行業人士,我想揭秘一下本行的一些潛規則,以供創業者們不要浪費一些不必要的費用,創業真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如果你不適合,那你真的醒醒吧,雖然夢想是要有的,可是萬分之一的成功概率為何會落在你的頭上呢?

如果這個問題沒想清楚,請不要辭職下海,因為你會虧得懷疑人生。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指標

初創公司前期主要看兩個指標:賽道和創業團隊。初創公司大部分都是入不敷出的,根本沒有盈利沒有數據,所以唯一能判斷你是否可以做到百億級規模的指標就是賽道和團隊。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那麼關於賽道的事我就一筆帶過,這幾年的風口太多了,2013年起新能源汽車群雄逐鹿,2014年是智能硬件元年、2015年是共享單車風靡全國,2017年人工智能獨霸天下,同樣,無人貨架也蜂擁而至。

本文主要討論一下關於投資公司青睞的創業團隊,談談你在投資公司心目中排行第幾?是否有投資價值?

第一梯隊:國家千人計劃等等的高科技頂尖專家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這類創業者本身自帶創業行業的個人IP,以及國家政府資源。千人計劃本身就是經過國家千挑萬選的行業人才,國家已經幫投資公司初步帥選了一遍,因此風險大大降低,況且如果千人計劃的人才都研發不出頂尖的技術,試問還有誰能研發出呢?當然,個案我們不討論。

第二梯隊:海歸博士和碩士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比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計算機博士、牛津大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博士等等。這類人群先不說他實戰能力如何,至少可以證明你是有可能研發出頂尖的技術,至少有理論基礎和投資價值,所以資本非常傾向此類人才。往往很多時候是資本看中了某一賽道,於是忽悠這些博士出來創業,博士當老大,資本出資金,大家一拍即合。

第三梯隊:阿里騰訊華為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公司中高層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此類人在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過,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行業人脈和資源非常廣泛,渠道是現成的,手下的精兵強將基本也是現成的,大大縮短了初創企業挖人才和開拓渠道的時間成本。此類人群一般有著超強的運營能力,在商業模式和戰略經營上不太容易走彎路,所以成功的概率也頗高。有時候也是被資本忽悠出來創業的。

第四梯隊:連續成功的創業者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此類人才有創業的經驗和成功的經驗、他們在之前的創業過程中摸索出了很多方式方法,也會總結大量的失敗和成功的經驗。在一件事情沒有落地之前就可以判斷可行性如何。創業犯錯越少,成功率就越高。因為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犯錯的成本太高了,一個錯誤決定可以直接導致資金鍊斷裂。有句話叫謀後而定、行且堅毅。很多人都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做事,有些事如果要試了才知道是否可行,那成本太高了。有創業成功的經驗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風險。

第五梯隊:其他世界500強等中高層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為何把其他世界500強和阿里騰訊等互聯網科技公司區分開來,因為阿里騰訊等公司雖然是大型集團企業,但本質上也屬於創業型公司,他們走在行業的最前沿,一直在摸索未來的方向。而其他的世界500強等企業是一些大型成熟機構,用的是統一的西方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有些中高層只有戰略眼光但缺乏實操能力,一旦從高管的角色轉換到創業者的角色後會很不適應,忽然發現以前頭上的光環沒有了。所以投資公司投資此類人才風險稍微會大一些,因此一般會看準了創業者以後再做決定。

第六梯隊:頂尖銷售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此類人在行業裡摸爬滾打多年,熟悉行業套路,擁有成熟渠道,而且創始人有強大的開拓能力和逆境中成長的能力,所以公司在沒有大筆投資資金進來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小規模運轉,至少短期內死不了可以等待反轉的機會。投資的風險在於週期太長,以及公司估值拉不起來。

第七梯隊:其他

風險投資潛規則:創業者,你在投資人眼裡值多少錢?

其他人如果要創業,基本上你要看看這篇文章,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後再做打算,你開個麵館、賣個奶茶的創業可以。但是正兒八經往大的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金剛磚千萬別攬瓷器活。

總之,你要明白一點,你有什麼值得投資公司投你錢,高端人脈?渠道?頂尖技術?還是你爹是誰?如果你啥也沒有,那你還是慎重考慮,否則你會虧得很慘。

如果你是創業者,歡迎私信我交流討論。其他非誠勿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