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帶兵打仗的將軍怎樣才能成為名將呢?只靠自己武功值高就可以建功立業嗎?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有很多名將,有的善攻,有的善戰,有的善守。今天我們講的這員武將武功值不高,也沒有在攻城略地上作出太大的貢獻,只靠自己兢兢業業的工作,守住了自己的城池而一戰成名,這員武將就是三國時期魏國的一員雜號將軍郝昭。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郝昭,字伯道,山西太原人。從小就參軍入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誇張一點說會自己吃飯的那天就進了軍隊。在西涼的一些郡縣裡擔任一些低級的軍隊官吏,在軍隊中成長。曹操平定北方的時候他也被納入了曹魏的戰鬥序列中成為了一名曹軍。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郝昭在擔任郡縣地方軍隊的低級官吏時,因為平定郡縣周邊的山賊而得到嘉獎,後來也因為這些功勞慢慢的升官,逐步晉升為守備城池的守備武將,進入了守城官軍的部隊中。郝昭的最大優點就是踏實肯幹,在鎮守河西地區的十多年裡一直任勞任怨兢兢業業。雖然武功比不上三國時期的那些成名的武將,但是在當地軍民的眼中,郝昭是一個非常好的將軍。這一點在後面的守城戰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就是郝昭將軍在當地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郝昭之所以可以一戰成名,主要還要依賴他的敵人,因為敵人的名望和強大才成就了郝昭的威名。這個敵人就是三國蜀國的丞相諸葛武侯,當然當時郝昭也萬萬想不到自己能和諸葛亮成為對手。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敗後,選擇了快速回兵修生養息,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作為曹魏的主要軍事主官在諸葛亮退兵後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對諸葛亮進行佈防,防止他下一次的進攻。曹真針對諸葛亮的性格和當時的情況做了很深入的分析。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首先諸葛亮一生謹慎,不用險著所以首先排除了諸葛亮會出兵子午道和儻駱道,這兩條棧道過於險峻不好進兵。其次比較好走的褒斜道被趙雲燒燬,重新修建需要時間,也會引起曹魏的注意,所以這個地方也不會成為諸葛亮的出兵之地。第三條祁山道是第一次北伐時走的路,北伐失敗了,如果有第二次一定也不會走這條路。最後一條路就是當年漢高祖伐楚霸王走的路,陳倉古道了。這條道是可以出奇兵的道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這裡得來的。所以曹真在退兵的時候就在陳倉道上安排了兵馬布防,選擇守城的主將也真的讓曹真好一番選擇。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選來選去郝昭進入了曹真的視線,這名戰將雖然武功一般,但是幾十年的軍旅生活和他兢兢業業幹工作的態度,讓曹真相信讓郝昭守在這裡一定可以拖延諸葛亮進兵的速度,讓他有時間調配人馬前來支援。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果然曹真賭對了也選對了人,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的時候確實走了陳倉道。諸葛亮在出兵的時候就想到了陳倉的地理情況知道這是一場攻堅戰,所以帶了大量的攻城機械設備,準備強行攻入陳倉守城。

武力不高的將軍能立下軍功讓皇帝召見 封關內侯 只因對手名氣太大

當諸葛亮地址曹魏北方出現叛亂,時局有些動盪的時候,悄悄的調集人馬想陳倉道進軍。當諸葛亮帶領部隊來到陳倉城池下的時候發現守城的這位將軍根本不和他對陣,只是死守城池。諸葛亮調動所有的攻城機械全力攻城,但是因為陳倉城的堅固和地理位置,確實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諸葛亮強攻不下改了招降的方法,想策反或者發動城內的群眾開城投降。沒有想到郝昭的群眾基礎非常的好,這條計策也落空了。在諸葛亮和郝昭僵持了20多天後,曹魏派來了大將張郃帶領數十萬的援軍感到。此時諸葛亮知道失去了進軍的最佳時機,只能宣佈第二次北伐失敗帶領部隊返回了成都。

郝昭因為守城有功而得到了魏明帝的嘉獎,冊封他為關內侯,並被皇帝召見。這對於一個下級軍官來說是做夢都無法想到的。成就了郝昭功績的是他強大的對手,因為他的對手太有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