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

朱清(朱建波),1984年生於江西鄱陽。畢業於中國陶瓷大學藝術設計系。現為景德鎮市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景德鎮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外陶藝家協會會員。同時他也是中國唯一“魚文化”青花鯉魚汾水技法,釉下五彩金魚渲染法的開創者。

2012年9月 作品《荷風禪韻秋水無痕》被景德鎮陶瓷館收藏(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3年10月 作品《道法自然》獲中國收藏十大藝術陶瓷評選銀獎(中國工藝美術協會)

2013年12月 作品《心的菩提》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

2014年1月 作品《自在如來》獲秀美江西。魅力瓷都2014陶瓷美術大展“銀”獎。同年成立景德鎮魚文化陶瓷藝術中心。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景德鎮自古以來工藝一直是立瓷之本,各種制瓷工藝都被匠人們完好的保留並發展創新。

朱清老師自2010年開始繪畫青花鯉魚以來便自有心得,從青花汾水到國畫渲染,各種技法經過反復失敗到調整再至成熟,現在畫魚已是得心應手。近來所畫的龍魚,皆受業內人士的讚賞。所畫青花鯉魚可謂是形態優美,健康活潑,身姿搖邑,栩栩如生!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凡其作品從瓷板畫到精美茶器,從選泥料到設計造型至繪畫,施釉,燒窯都極盡用心並爭取獨立完成。作品多以青花表現為主,時有高溫顏色釉和釉裡紅系列。

自創的青花潑墨是一絕,那種不可複製的美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潑墨畫 ,以潑代筆的隨意揮灑,隨其形為雲,為水,為霧,應手著意,圖成而物,染做風雨,宛若神助,細追不見筆漬,水色淋淋,其自然爾。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他常說:“他為自己生在江西,立本為陶藝人而感到自豪,能從事魚文化陶瓷的開發與創造,並填補市場的空白,也讓其甚感欣慰。也即天意,也是他本人價值再現的史命責任。”

與朱清老師對話的時候:“我也曾問他在如此浮躁的時代,如何能堅持自己的追求?”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他說:“如張大千所述,展現時代的作品才能留下來被記住。雖然現在的“朱清.魚”並非名窯,亦非市場的寵兒。但這並不影響他紮根陶瓷,紮根在更深層次的專業追求上,因為他只是想做的獨一無二些。


尊重每件陶瓷的每個生產過程,所以對待每件器物的態度都是負責的。將把魚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我們的精神追求中。做一個自由的生活者,與自然相契合,戒去浮躁的陶瓷人。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我:“那您為何會選擇魚文化,而不是其它的動物呢?”

他說:“因為過去人們都相信鯉魚是一種通靈的魚類。魚象徵著機遇,順利,夢見鯉魚,紅鯉魚代表學業,事業上有成就和發展。

且鯉魚在民間有吉祥的象徵意義,“鯉”的發音同“利”,“魚”與“餘”的諧音相同。所以朱清老師作品也是擁有極好的寓意,蘊含著“有餘”“富貴”“福氣”,如“吉慶有餘”“如魚得水”等對生活熱愛的美好。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喜歡魚:“是因為魚即是自由的化身,也是心隨天地道法自然的精神追求!水~~更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上善若水!人們能在水身上找到民族的精神內涵,從而形成一種自我人生的品格。”

喜歡魚:“是因為每條魚都有自己故事,他喜歡創造魚的世界,聆聽魚的故事,在魚的身上傾注了自己的感情世界!忘卻自我,把魚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所以自己的快樂也為魚之樂!。”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我:“那你如何看待景德鎮如今的陶瓷市場呢?”

朱清老師:“對於時代更迭,如今景德鎮的日用瓷市場可能在逐漸的蕭落,但我們傳承的四大瓷是不可超越的,(青花瓷、顏色釉、粉彩、玲瓏瓷)”我們手工藝人的匠人精神也是不可取締。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朱清老師作品

最後一句堅定而慷鏘有力的回答,卻道出了景德鎮陶藝人的匠人精神,無論時代如何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失;時代在變革,景德鎮陶藝人的堅守與創新也從未停止,從未停止追逐的腳步。”

最後:感謝所有一直堅守的匠人,使傳統文化能得到更好的傳承,留下一個輝煌的年代,一份美好的記憶!

朱清:新時代更迭,景德鎮匠人精神從未遺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