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40家P2P「踩lei」 一旦踩雷就血本無歸?

7月9日,錢爸爸發佈暫停運營的公告,該平臺累計交易額突破325億元;

7月9日,多多理財公告稱公司已失去控制,據透露實際控制人及財務總監已準備跑路;

7月7日,銀票網控制人投案,平臺累計成交額140億元,用戶超69萬。

7月6—7日,杭州公安局對佑米金融、杭州祺天優貸、牛板金、杭州雲端金融等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這兩天,網上還流傳一張圖,圖上顯示,7月2—8日,“爆雷”P2P平臺達40家,涉及資金超1200億。

有人趕在“爆雷”之前將錢贖回;有人賣房投P2P平臺,一夜之間全部消失;還有人得知平臺出事後連夜趕到P2P公司痛哭。

其實,P2P平臺的問題並非瞬間爆發的。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6月底,北上廣深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跌破1000家,總計998家。6月停業及問題網貸平臺數量為80家,創下今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

監管方面,央行稱將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究竟出了什麼事,大家都很焦慮,P2P還能投嗎?一旦踩雷該怎麼辦?為什麼最近P2P平臺會集中“爆雷”?記者採訪了幾位大頭,來聽聽他們的分析。

一週40家P2P“踩lei” 一旦踩雷就血本無歸?

薛洪言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網貸行業天時地利人和盡失

P2P平臺合規經營總能等到那一天

當前的網貸行業,可謂內外交困,天時地利人和盡失。

實體經濟去槓桿導致資金面緊張、債務人違約風險增大,此為天時不利;

網貸備案不定時延期,缺少一批得到合規認證,即備案的大平臺引領,行業發展失去主心骨和方向,此為地利喪失;

內外交困下,P2P平臺密集“爆雷”,輿論廣泛質疑,投資者聞P2P色變,上市平臺市值大幅縮水,此為人和盡失。

在此背景下,P2P行業再次陷入危急時刻。P2P平臺應繼續聚焦於合規整改、不良處置、科技賦能、轉型整改,經營業績穩住了,人心也就穩住了,在行業分化大潮中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未來,近期湧現出不少悲觀的聲音,有人甚至說,備案一再推遲,意味著行業並未得到監管機構的真正認可,行業前景堪憂。

的確,在強調金融業務持牌經營的強監管背景下,備案是決定網貸行業存亡的生死線。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合規整改也是備案進程的一部分,備案工作早已啟動,只不過還沒有收尾。只要備案工作還在推進,網貸行業便有堅實的合法性基礎,生存無虞。

至於備案延期至哪個時點,並無確切消息。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合規經營、好好活著,總能等到那一天。極端情況下,即便備案遲遲不來也沒什麼,因為遲遲等不到備案與行業不需要備案是同樣的效果。

在實體經濟去槓桿的背景下,市場流動性整體收緊,債務性投資品都面臨或多或少的壓力,近期P2P問題平臺數量開始回升,債券市場違約率也有所上升。同時,去槓桿遭遇強監管,資管新規以後,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還是P2P投資產品,都在強調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承擔投資理財的實質性風險成為大趨勢。

建議投資者順應行業趨勢,降低債務性投資品的配置比例,可適當高配貨幣基金。在債務性理財產品選擇上,也要降低收益率預期,向持牌機構發行的低風險理財產品迴歸;在平臺選擇上,應主動向持牌機構和巨頭回歸。

 盤和林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P2P經歷陣痛是行業成長的代價 一旦踩雷基本意味著血本無歸

導致6月以來P2P平臺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宏觀金融環境收緊,網貸等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屬於金融,必然受到金融環境的風險傳導等影響。

②國家層面政策頻頻出臺,打擊了互聯網金融領域所存在的種種亂象,投資者的熱情也受到影響。

③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收緊,存量機構違法違規業務規模明顯壓降。

金融行業發展明顯具有經濟週期性,因此與經濟形勢關係緊密。所以,今年上半年P2P行業形勢,與當前的中國經濟形勢有不小的關係,一方面資金流動性偏緊,另一方面房地產等收益高的行業風險上升,回報率下降,導致了P2P本身無法良性循環下去。

不過,我認為根本性原因不在於中國經濟形勢,甚至可以說,即便處於最佳經濟週期,P2P行業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首先是P2P行業亂象,最終導致投資者失去投資信心,不少人用腳投票了,類似幣圈不再是“錢多、人傻、速來”的時代了。可以說,P2P行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取決於合規合法,以規範化、合法化贏得投資者信心很重要。

監管政策收緊所致,目前倒閉的網貸平臺多數並非正常經營出了問題,而是本身的模式就不具有合規性、合法性。

接下去,互聯網金融將迎來更加常態化、規範化的監管,此前的野蠻生長逐漸沒有了市場,P2P進入一個信心重建、自我規範與外部規範化發展的新時期。雖然會經歷陣痛,但這也是行業成長的代價。

網貸平臺的風險具有放大性、可變現資產微乎其微,一旦踩雷基本上對於投資者意味著血本無歸,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及時止損,第一時間依法維權,否則到最後只能是“渣都不剩”,從以往的案例來看,投資者能追回的損失很少。所以還是要加強事前、事中的風險防範和控制。

齊俊傑

投資人、財經專欄作家

高息理財盛宴已到曲終人散時

顯然,央行是要出重拳規範了,整個行業必將從大亂走向大治,但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點血腥,甚至會付出大量“爆雷”的代價。

對投資者來說,跑路和經偵立案的才是重點,換句話說,10家消亡的平臺裡,就有一家跑路的,所以踩雷的概率並不小。

互金行業本身是一個資金流的生意,借新還舊是難免的,如今正在被監管壓得收縮,意味著後面的錢一定會越來越少,互金行業最怕擠兌,一旦一個時點大家都去提現,即使好公司估計也會發生資金斷流的風險。

一場高息理財的盛宴,已經到了該曲終人散的時候。

一旦投資的平臺“爆雷”,留給投資者的路其實只有兩條:一個是報警,一個是加入維權群,一起找律師,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但只要被經偵立案為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拿回錢的可能性就幾乎沒有了。

根據法律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

債權債務清退後,有剩餘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最後說下非法集資的構成要件:

①沒有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具備集資主體資格;

②承諾還本付息;

③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

④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如果朋友們還想了解更多的不良資產投資訊息請登錄北京鼎盛潤誠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網站或者關注公眾號:dsrcbj。我們具有多年的金融不良資產投資經驗,有經驗豐富的業務團隊為大家全程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