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古陶瓷圖案紋飾,有牡丹、鴛鴦、麒麟,還有哪些?

景德鎮古陶瓷圖案紋樣的題材非常廣泛,根據現有資料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花卉、瓜果、蔬菜類:常見的有牡丹、荷蓮、寶相花、萱花、梨花、茶花、石榴花果、桃實桃花、雞冠花、梅、蘭、竹、菊、靈芝、巴蕉、牽牛花、櫻兆花果、梔子花、剪秋羅、百合花、芙蓉、月季、海棠、玫瑰、繡球花、葡萄、荔枝、枇杷、葫蘆、甜瓜、南瓜、茄子、扁豆、白菜、萊菔車前草等。

飛禽類:八哥、錦雞、黃雀、鸚武、鸞鳳、水鴨、遊鵝、孔雀、鴛鴦、飛雁、喜鵲、飛燕、緩帶鳥、子母雞、鵪鶉、白頭翁、雄鷹等。

走獸類:麒麟、海怪、鹿、虎、羊、兔、貓、馬、獅、牛、猴等。

昆蟲類:螳螂、、蟋蟀、蝶、蜂、蝙蝠、蜻蜓絡緯娘、蚱蜢等。

人物類:初見於宋中期影青刻花“孩兒攀花”,元代出現了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周亞夫屯軍細柳營”、“蒙恬將軍”、“三顧茅廬”、“昭君出塞”等畫面。這些紋樣,主題人物都經營在樹石花草或山川雲氣之間,寫照傳神,裝飾性強。明、清兩代,陶瓷人物圖案中,有反映世俗生活和生產活動的,有以故事、小說、戲曲為題材的,有取材於神話傳說和神人、仙道的,還有高士圖以及富於詩情畫意的人物圖景等。

山水類:在元青花、釉裡紅中開始嶄露頭角,通常以欄杆、石、竹、芭蕉、花果之類組成畫面,宛如一幅清麗古雅的庭園小景。明代民窯青花,山水裝飾獨樹於陶瓷藝術之林。山川雲氣、樓臺亭閣、田園風光、庭園小景均有之。它筆勢灑脫,氣勢雄偉,佈局以少勝多、以小見大,意境深遠,引人入勝(如圖):

景德鎮古陶瓷圖案紋飾,有牡丹、鴛鴦、麒麟,還有哪些?

晚明青花山水圖 信天知監繪

雍正、乾隆以來,山水則多仿宋、元、明、清諸名家繪畫筆意,御窯產品大多工整、精細、繁縟。濃厚的版畫插圖風格和簡練質樸的民間裝飾意味的山水,在民窯產品中常見。

其他類型:包括宗教方面的法器、寶物(如八吉祥、八寶、八卦、十二生肖、金剛寶杵、瓔路常紋)等,天象方面的日、月、星、雲、雪等,還有水紋、幾何紋、文字裝飾以及博古圖案等。

以上紋樣的題材,多來自生活中熟悉喜愛的事物,或在此基礎上加以想象後構成的形象,往往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和風俗習慣。陶工們多選擇兩種以上題材進行裝飾,以反映人們的信仰與美好的願望。他們慣用求全、諧音、象徵、隱喻或以花捧吉祥文字等手法,來寓意喜慶、幸福。這種寓意的吉祥圖案在明清時最為盛行,即“圖必有意,意在吉祥”。明永樂、宣德的青花,喜歡把多種瓜果組織在一個畫面上,或把各種四季花卉組織在一個圖案中(如圖):

景德鎮古陶瓷圖案紋飾,有牡丹、鴛鴦、麒麟,還有哪些?

明永樂青花 瑞果紋(左)花卉紋(右)

景德鎮古陶瓷圖案紋飾,有牡丹、鴛鴦、麒麟,還有哪些?

清康熙五彩花鳥紋盤中的重臺牡丹(左) 明萬曆青花鳳雀紋(右)

以求全的手法來反映人們追求完美、豐收的生活情趣。另有百蝠,諧音“百福”;鸞鳳穿牡丹,象徵愛情幸福;牡丹白頭鳥,隱喻“富貴到白頭”。明嘉靖以來,多有以花捧“福”、“壽”、“乾坤清泰”、“福壽康寧”、“風調雨順”、“天下太平”、“萬古長青”、“萬壽無疆”等紋樣出現。

聞名中外的景德鎮瓷器,圖案紋樣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宋代秀美的影青刻花、印花紋樣,開啟了景德鎮陶瓷裝飾的先河。元代以來盛行不衰的青花、釉裡紅,明代的鬥彩、五彩、琺華彩,清康熙的青花、古彩、素三彩等,圖案紋樣都佔據裝飾的主流。雍正、乾隆的琺琅彩、粉彩、墨彩、金彩等,雖有采用通景繪畫式裝飾紋樣,但稱為“規矩花”的方花、皮球花、色地錦紋、錦地開光、纏枝花等裝飾,仍然風行。景德鎮瓷器價重藝林,蜚聲中外,與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的紋樣是分不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