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使巴菲特真正偉大的男人(二)|投資雅談 第19期

查理芒格:使巴菲特真正偉大的男人(二)|投資雅談 第19期

眾所周知,查理芒格是巴菲特在伯克希爾超過50年最親密的合作伙伴。但相比芒格在投資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他更為人所敬佩的是他對巴菲特產生深遠影響的投資哲學。那在今天雅琪就繼續帶您走進芒格和他的偉大價值投資哲學世界。

芒格有句名言叫:“偉大的投資需要遲來的滿足感”。芒格在投資上一直保持著極度的耐心。芒格和巴菲特一樣,都是那種把企業當孩子看的人,他們覺得人的一生只要做出幾次重要的決定就夠了。芒格可以手持上百億美元在市場上幾年都不動,只持有國債,這樣的耐心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確實,投資就和釣魚一樣,不動的時候是常態,發現機會後迅速下手這些都是基於你長時間觀察所等來的機會。每隔三分鐘就把魚竿抬起來看看,這是不可能釣到大魚的。芒格講過一個故事,他說:“我讀巴倫雜誌,讀了50年。整整50年,我在巴倫雜誌中只找到了一個投資機會。但通過這個機會,我足足賺了5億美元”。 芒格的押注只花了1個半小時,但他為了這次機會足足等待了半個世紀。這樣跨越半個世紀的耐心,是大多數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在投資上,芒格十分強調能力圈。蘇格拉底最推崇的一句話是刻在特爾斐神廟上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很多的投資者喜歡盲目跟風,投資於自己並不熟悉的行業,由於專業判斷的缺乏,給自己帶來了無數潛在的風險。上世紀90年代後期,網絡高科技股大牛市,巴菲特卻一股也不買,這讓他在1999年盈利只有0.5%,而當年股市大漲21%,巴菲特在當時也曾飽受質疑。結果從2000年開始,美國股市網絡股泡沫破裂,股市連跌三年,跌幅超過一半。巴菲特這三年卻盈利10%,大幅跑贏市場。正印證了那句:只有當大潮退去的時候,你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能力圈讓巴菲特和芒格錯過了像谷歌這樣的公司,也錯過了微軟這樣的奇蹟。 但這就是他們的風格,守住自己的能力圈,看不懂的東西就不投。錯過了谷歌和微軟的同時,他們也躲過了無數飛彈和地雷。那該如何守住能力圈呢,芒格做過充滿哲學意味的解釋:如果你懂能力圈,你當然應該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只要你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你已經在能力圈之外了。”

作為巴菲特後期價值投資哲學的引導者,芒格深刻認識到企業必須要有強大的護城河。對於一家公司,芒格經常想的問題是如果拿著100億美元,能不能也幹一個類似的企業出來,如果能他就不會投資。他把這種砸錢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叫做企業的護城河。可口可樂、NBA聯盟都是這樣具有極高護城河的生意。即便手上有100億美元,即便背後站隊BAT,你也很難去複製另一個茅臺或者NBA聯盟。他們的品質和品牌力是他們最難以打破的護城河。芒格最喜歡舉的例子是箭牌口香糖。他說:“走到便利店裡,看到貨架上有你最喜歡的30美分一片的箭牌後,你是很難會把它旁邊一片只賣20美分但不知道是什麼牌子的東西塞進嘴巴里的”。

在查理芒格的所有投資哲學中,最出名的無疑就是格柵理論了。有一句諺語叫“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解釋來說就是一個人拿著鐵錘,他看上去什麼都像釘子,而且不管什麼問題他都覺得應該通過敲打的方式來解決。但是我們知道現實是絕對不會因為你對它的扭曲而改變的,扭曲的只是你自己的認知。

我們要想打破“鐵錘人傾向”這種心理偏差,就必須要不斷學習各種不同的學科,才有可能在投資時考慮到許多普通人不會考慮到的因素。芒格堅信只有將不同學科的思考模式聯繫起來建立起融會貫通的格柵,才是取得最佳投資回報最有效的方法。

芒格也許並不能算上某一個領域的絕對專才,但是他無疑是一位震古爍今的通才。芒格掌握著來自物理、生物、歷史、哲學、心理學、數學、法律等等不同學科的100多種思維方式,當所有這些理論交織到一起時,芒格站在了所有人類智慧精華凝聚的華山之巔,俯瞰著他所投資公司的生態全貌。這時一張財務報表之於普通人是銷售額,是淨利潤,是現金流。但是芒格站到雲層之上洞察到的是公司背後的整個亞馬遜生態系統。

人生就是這樣,想得到一樣東西 最可靠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芒格說:“我的劍,傳給能揮舞它的人”。芒格這把投資的智慧之劍,樸實無華,但是揮動它卻並不簡單。雅琪衷心希望,您能和投資雅談一同成長,終有一天在從石縫中拔出芒格的智慧之劍,成為那位在空中揮舞巨劍的勇士。好了,今天的投資雅談就到這裡,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也歡迎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們,本節目由盛景嘉成傾情播出。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