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遊學|倫敦商學院教授:換個視野探索養老金投資

作為學員最期待的復旦大學EMBA英國遊學課程之一,來自倫敦商學院的教授若昂·科克圍繞養老金的制度建設、投資策略、運營管理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討論,為學員帶來一場跨國界的《養老金和投資》課程。

英國遊學|倫敦商學院教授:換個視野探索養老金投資

養老問題是英國人如今非常關心的話題,養老金投資觀念的變化,也是英國社會變化的一個縮影。目前英國領取養老金人數約1,150萬,佔總人口六分之一左右,其中百歲以上老人大約1.5萬人。以2012年平均壽命81.5歲來看,一個人從生下來到讀完大學,這前21年的教育、醫療費基本是國家出的,從22歲工作到65歲,只貢獻了43年,每年上繳的養老金只是工資的4%左右,等到65歲退休,活到平均壽命81歲時,要讓政府再養16年,每年從國家拿到的養老金佔工資的19%左右。這一前一後付出與收穫一對比,不難看出政府必須拿出大量財政來負責民眾養老。

若昂·科克介紹,根據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的預測,到2061年,英國人口平均壽命預計將接近95歲,平均壽命的不斷增加,意味著政府需要更多財政支出來資助退休。

英國遊學|倫敦商學院教授:換個視野探索養老金投資

儘管有相對完善的立法和監管體制,英國的國家老年津貼系統依然由於人口老齡化等多重原因,開始出現較大缺口,也面臨著政府不得不要求個人增加投入,並不斷抬高領取最低年齡的政策來緩解入不敷出的困境。

目前,英國計劃到2020年,所有人退休年齡將延遲至66歲;2028年推遲至67歲;2046年延遲至68歲。

英國的養老體系目前已過渡到“政府、企業與個人”三方共同承擔。2017年4月,英國政府的養老金改革正式開始實施。新的國家養老金制度將原有基本養老金和輔助養老金合併成為數額統一的政府養老金。國家養老金僅能保證一般人到達退休年齡後的基本生活需要,想擁有更有質量的晚年生活,則需要通過更合理的養老金投資來滿足。

英國遊學|倫敦商學院教授:換個視野探索養老金投資

僱主對工作人員實行的職業養老金計劃,分為固定收益和固定繳款兩種,前者由企業僱主方承擔主要風險,確保僱員退休之後每個月所得養老金收益;後者則由企業和僱員分擔部分收益風險。將養老金當成遞延支付,可提高僱員的保留率。

英國就業和養老金部委託獨立的國家養老金信託委員會,管理國家養老金的收入、投資與配發事務,並在投資分配中僅將約30%的資金投入於市場;對於何種證券可以投資,以及養老金/退休金中對其他政府債券、包括房地產等他類投資和現金持有量,均有相應的法律規定。

從擁有近40年獨立社保基金監管經驗英國情況來看,除獨立監管機構、完善立法等方面因素外,多黨派、民間、媒體等多方公開監督也是確保英國養老金相對穩定運行的基石。

英國遊學|倫敦商學院教授:換個視野探索養老金投資

復旦EMBA海外遊學項目,根據各國經濟發展特點,為學員開闢了一個高質量的海外課堂。其整合了國際一流院校資源,與世界級名師一起探尋商業管理、戰略與創新精髓。讓學員深度瞭解不同社會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碰撞管理智慧,開闊全球視野,提升國際格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