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出家竟是因爲佛陀相貌?結果告訴我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編者按:有著“經中之王”之稱的《金剛經》,屬於般若類經典。《金剛經》與種族、年齡、性別、愛好、職業沒有任何關係,尤其與信仰沒有任何關係,它超越了信仰,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專屬。它是哲學經典、修行經典、智慧經典,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學習《金剛經》並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12年,潘麟先生在淨土宗祖庭終南山香積古寺,講授千古第一經《金剛經》。《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一書即由先生此次授課錄音整理而成。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首次從生命科學角度,引領讀者直探《金剛經》之本義,重新認識東方文化的內涵與本質。2017年1月,此書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正在“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專欄連載中,敬請關注。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阿難出家竟是因為佛陀相貌?結果告訴我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離色離相分”,整部《金剛經》就是離色離相經,就是空經——談空、悟空、證空的一部經。前十九品都在談論這個問題,此品按其品題的字面意思,即可理解,無需過多解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色身就是肉身,就是釋迦牟尼和我們一樣的這具父母所生之肉體,但是世尊與我們的肉體又不一樣,因為在他的身上有三十二種與眾不同的大丈夫相。佛經中的“如來”有時是指法身、佛性,有時則指世尊——釋迦牟尼本人習慣以“如來”作為自稱。所以“如來”這個詞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到底是何所指。此處“如來”二字就不是指法身,不是指空性,而是指釋迦牟尼佛本人。此品之目的在於教導眾生不要貪戀、執著於色身。關於釋迦牟尼的三十二大丈夫相有一個與阿難尊者有關的故事,記載於《楞嚴經》中:

阿難十九歲隨佛陀出家,甫一出家就被已經五十三歲的佛陀選為固定的貼身侍者,貼身侍奉佛陀二十七年,直到佛陀去世(涅槃),因為形影不離佛陀,故阿難成為佛陀眾弟子中聽聞佛法最多的人之一,以“多聞第一”而著稱。因阿難是釋迦牟尼的親叔叔之子,是佛陀的堂弟,故與佛陀有很近的血緣關係。再加上阿難有三十大丈夫相,只比佛陀少兩個大丈夫相,乍看上去,阿難與佛陀在外相上幾乎一樣。當佛陀涅槃後,阿難出來講法,大眾驚詫,以為佛陀又回來了。阿難一再向大眾申明說,我不是世尊,我是世尊弟子——阿難。

阿難的父親也是一位國王,他們的國家和佛陀父親的國家——迦毗羅衛國是鄰邦。古印度所謂的“國家”就是比較大的部落而已,所謂的“國王”其實就是部落首領——酋長,他們權力其實是不大的,財富也不是很多,不可用我國漢唐式的國家概念來理解印度那時的“國家”。釋迦牟尼所在的迦毗羅衛國在山溝溝裡面,據歷史學家考證,也就是幾萬人口左右,窮得叮噹響,要吃沒吃,要穿沒穿。但古印度的文學善用比喻,喜好浮誇,故而佛經中將迦毗羅衛國描述的是四季如春,人民豐衣足食,鮮花、黃金、白玉遍地都是,我們只把它當成文學描寫就可以了,不可當真。

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兒子,百般呵護,可是這個兒子卻於某個晚上不辭而別——出家修行去了。國王不斷地派使臣去召喚釋迦牟尼回來繼承王位,得道後的釋迦牟尼長期生活和講法於舍衛國和摩羯陀國,不在自己的祖國。因為自己的祖國位於邊遠山區,文化、經濟都十分落後,沒有辦法在那個地方宣講佛法,故而選擇去往文明昌盛、經濟繁榮的恆河中下游的那些國家弘揚佛法。

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應父親淨飯王的請求,帶領僧眾回到了故鄉迦毗羅衛城,為父親和親族講法。阿難就是在此期間見到了相貌莊嚴的堂哥——佛陀。阿難一見到佛陀那無比莊嚴的相貌,就被牢牢地吸引了,決意跟隨佛陀出家修行。此外還有著名的阿那律,以及後來與佛陀爭取領導權的提婆達多等釋迦王族成員也趕來追隨佛陀出家修行。為王子們理髮的賤民優婆離,亦於此時趕來出家,並隨後得到佛陀的重用,協助佛陀管理和領導僧團,成為佛陀的得力助手之一。

阿難出家竟是因為佛陀相貌?結果告訴我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楞嚴經》記載,波斯匿王在他父親的忌日那天準備了齋飯,供養諸佛菩薩,城中也有其他長者和居士們,也準備了齋飯,站在門口等候佛陀和弟子們前來受供。眾比丘中只有阿難因為先前接受了特別的邀請去往了路途遙遠的地方,故而在那一天歸來的路上,既沒有德高望重的比丘,也沒有阿闍黎和他同行,阿難獨自一個人走在返回祇桓精舍的路上。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就自已拿出飯缽,準備在他所經過的城中,挨家挨戶依次乞食。過了護城河,阿難慢步行入城內,調整身心,嚴肅而恭敬地依著求齋的方法(道側而行,左手持缽,次第乞食,得食不喜,不得亦不憂)進行乞食。進入一戶人家後,被賣淫女摩登伽女(“摩登伽”是梵語,意譯為“下賤種”,即下賤之人所生下的孩子。此女真名為“缽吉諦”,意譯為“本性”,意思是她雖為淫女,但本性仍未失)用“娑毗迦羅先梵天咒”迷惑住了。阿難心意恍惚地進了摩登伽的室內,摩登伽女以她動了淫心的身體,親撫阿難。正當兩人準備發生苟且之事時,佛於遠處已知阿難遭遇摩登伽女的迷惑,因此用罷供飯,馬上率領僧眾回到祇桓精舍,波斯匿王偕同諸位大臣以及這些供僧的長者、居士,也一齊跟佛回來,想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世尊頭頂上放出一道強烈的光芒,光中現出千葉寶蓮,蓮華中有一尊化身佛,結跏趺坐,口裡宣說秘密神咒——楞嚴咒,宣說已,命文殊菩薩持此咒前往救護阿難。文殊到了妓女房門前一念誦楞嚴咒,摩登伽女的惡咒威力立即消失,阿難也突然驚醒,羞愧難當。文殊菩薩將兩人一同帶回了祇桓精舍。

阿難見到佛陀,一面向佛頂禮,一面悲淚哭泣,痛恨自己久遠以來,一味地偏重多聞,而不注重實際修行的功夫,故而定力不夠,一遇著摩登伽女的邪咒就被迷惑了。因此殷切誠懇地求佛陀宣講,十方如來是怎樣修持才修成正果,證得圓滿正覺的。正是阿難尊者的這個問題,問出了後面洋洋灑灑的一部《楞嚴經》。

但佛陀並沒有直接回答阿難所問,而是反問阿難:“你和我同是釋迦族的子孫,本都可以在家中盡享天倫之樂,但當初你卻發心隨我出家,那麼到底你是見到了什麼殊勝的美妙景象,才使你斷然捨去世間的深恩重愛而出家呢?”

經佛陀這麼一問,阿難這才道出當初見到佛陀時,內心的真切感受:“我見到佛有三十二種美妙莊嚴無與倫比的大丈夫相,身體澄徹透明如琉璃一般。我自己心裡時常思維,這種美妙莊嚴之相,絕不是世間男女情慾之愛所能產生的。為什麼呢?男女交合,粗濁不堪,腥臭交織,膿血雜亂,決不能生出這樣明淨無瑕,像紫金光色聚集一樣的身體,因此無限渴仰而隨佛剃度,落髮出家。”簡而言之,就是說當時的阿難不想學什麼佛法,什麼般若智慧,出家是因為看到堂兄長得太帥了,這三十二大丈夫相讓他升起了無限渴望和依止之心。

佛陀再三教導我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如果在起步之時,我們的動機不正,在起心動念上出現偏差,那麼此後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諸種曲折和磨難。這就是態度決定結果。因為當初阿難隨佛出家修行的動機,是被佛陀莊嚴神聖之外貌所吸引,這起心動念就很有問題,故出家後的阿難在實修方面進度十分緩慢,雖聽聞佛陀講法最多,但卻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最後一個證得阿羅漢果位之人(是在佛陀涅槃後一個月內證得大阿羅漢果位的,而佛陀的其他弟子們,都是於佛陀在世時,就已早早證得大阿羅漢之果位)。

如果佛問阿難:“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阿難肯定會說:“可以,可以。”因為他就是見到佛陀莊嚴色身才決意隨佛出家的。那麼須菩提是怎麼回答的呢:“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佛陀又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須菩提仍然具實回答:“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結合阿難的故事再去理解須菩提這句話就會發現,須菩提的見地顯然要比當時的阿難高上一層。

如果我們以諸相理解佛,我們就會犯了阿難的錯誤,把釋迦牟尼僅僅看成是一個帥哥而已,學佛修行之目的,也成為了獲得與釋迦牟尼一樣俊美的外表。學佛能這樣學嗎?當然不能。學佛是為了踐行並傳承佛陀圓滿之般若智慧、無我之慈悲和偉岸之人格,這才是學佛。

阿難出家竟是因為佛陀相貌?結果告訴我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的作者:潘麟先生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二十七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