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指數成份股公布,快看你的股票是不是在裡面!

MSCI指數成份股公佈,快看你的股票是不是在裡面!

MSCI於北京時間5月15日凌晨公佈半年度指數成分股調整結果,234只A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

MSCI表示,將從2018年6月起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此次納入的成分股數量為234只,納入因子為2.5%。2018年8月將會提升納入比例至5%。

據中國基金報,MSCI新興市場指數增加的最大三個成分股為中國工商銀行(A股)、中國建設銀行(A股)和中國石油(A股)。

具體納入名單如下:

其他相關指數調整包括: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 China A Inclusion Index)中將增加11只A股,剔除9只A股。

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 Index)將新增40只個股,剔除25只個股,新增A股中市值最高的三隻分別是上海電氣A股、眾安保險H股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漢庭連鎖。

MSCI中國A股指數(MSCI China A Onshore Index)增加23只個股,剔除88只個股,新增市值最高的三隻A股分別是恆力石化、海瀾之家和瀋陽飛機工業集團。

按MSCI此前計劃,以上所有調整結果將在5月31日收盤後實施,6月1日正式生效。

此次半年度調整將仍然以A股大盤股為樣本空間,暫不會納入A股中盤股,考慮此次調整將確定6月份首次納入MSCI的A股最終名單,此次調整對中國A股非常重要。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此次調整主要會帶來以下兩點關鍵變化:確定6月份首次納入A股的最終公司名單;大幅改變當前MSCI中國指數包括的海外中資股成分。

瑞銀證券估算,首次納入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185億美元淨流入。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後幾年A股在該指數中的比重會持續上升。

分析認為,潛在被新納入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年初以來表現較好的板塊如醫療保健、消費品等領域。

多少增量資金?

2018年有1000億,未來100%納入將高達1.8萬億!

據瞭解,首批將有234只大盤A股成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成份股。納入的第一步定於6月1日實施,比例為2.5%,該比例將於9月3日提高至5%。

根據申萬宏源的測算,按照5%的市值納入因子,2018年被動增量資金可能達到1000億左右,而在更遠的未來,100%納入將到1.8萬億左右的增量資金。

MSCI指數成份股公佈,快看你的股票是不是在裡面!

高溪資產陳繼豪認為,此次MSCI帶來的增量資金大概有180-200億美元,千億資金將圍繞A股排名靠前的藍籌股進行佈局,對於茅臺、平安、工行、格力這些大藍籌是極大的利好。因為這些股票有流動性和業績支撐,外資拿著比較放心,而且現在的投資機會也很好。

瑞銀證券估算,首次納入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185億美元淨流入。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後幾年A股在該指數中的比重會持續上升。

光大證券認為,A股初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ACWI指數,分別佔比0.81%和0.1%,“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ACWI指數的資產規模分別為1.6萬億和3.2萬億,據此估算大約有160億美元資金可能會因跟蹤MSCI指數而流入A股市場。

中國做了哪些準備?

今年4月11日,中國宣佈的又一舉措其實也是為了6月A股正式納入MSCI做準備。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表示,將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分別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分別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即分別擴大4倍。

接近MSCI的人士此前表示,儘管根據目前的納入比例和可能的資金流量來看,觸及原先每日額度上限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也需要未雨綢繆,防範極端情況,同時為未來進一步擴大納入比例做鋪墊。就目前來看,技術性問題基本已經不存在擔憂。

其實,去年6月時,費爾南德茲就對記者表示,希望可以在納入日之前,中國監管層可以徹底放鬆或取消每日限額,那麼MSCI就可以一步、永久性將A股納入。“互聯互通機制下,A股的納入應該不會存在問題,納入的決定不會逆轉。”他也表示,“在接近納入前的幾個月,我們就要密切監測資金流入量,尤其是納入當天。”

影響:藍籌白馬將再度起舞?

從短期來看,某上海量化私募總經理認為,從近期北上資金淨流入和國內相關產品發行情況來看,整體對A股入MSCI參與熱情較高。在一季度白馬調整之後,相關行業和個股開始出現走強跡象。短期來看,資金進一步流入和市場對事件的反應,相關概念將會存在一定行情。“納入MSCI將帶來階段性的配置型資金需求,外資的核心配置因素主要是宏觀基本面因素。MSCI成分主要偏重藍籌白馬相關股票,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目前國內公募私募已經開始佈局相關概念股票以獲得中長期投資價值和事件型收益。”

高溪資產執行董事陳繼豪認為,昨天白馬股有一定表現,是一個預期,但跟蹤MSCI指數的外資進來以後也要根據估值狀況去買,不會貿然追高。目前來看A股平安、格力、一些銀行股等標的都嚴重低估,而投資者在經歷去年藍籌白馬行情後,更希望落袋為安,目前市場觀望氣氛比較濃,未來MSCI的資金進來,將給這些大盤藍籌股帶來新的機會。

陳繼豪稱,近期國內金融行業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政策釋放信號是為了給國內投資者信心。在MSCI即將到來之際,“A股納入MSCI以後可能是中國股市行情的拐點、未來慢牛的起點。”

納入之後A股怎麼走?可借鑑臺灣、韓國的經驗

臺灣:從1996年4月2日首次傳出臺股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到9月3日正式納入,臺灣股市出現一波上漲,漲幅為20.9%;1996年首次納入和2005年全部納入後,臺灣股市均出現了一波上漲。臺灣市場納入MSCI EM指數短期來看對市場有提振作用。長期來看,臺灣市場納入MSCI推動了國際資金配置臺灣市場。從臺灣市場納入MSCI以來,外資持股市值佔總市值比例從2000年來逐步提高,2015年達到36.7%,是2000年的1.4倍。

韓國:1992年初始納入和1996年、1998年比重調整這三個節點中,前兩次1個月內最大漲幅分別達7.1%、4.3%;1998年由於韓國股市處於牛市,納入效應不確定。長期來看,韓國市場納入MSCI EM指數推動了海外投資者增加對韓國股市的配置,外資持股市值佔比從1999年起不斷提升,從1999年的18.5%上升至2013年的3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