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貧困村來了一羣「送美少女」, 這才是暑期實踐的正確開啓方式

泉州貧困村來了一群“送美少女”, 這才是暑期實踐的正確開啟方式

海峽兩岸大學生為鄉村送來美的牆繪

炎熱七月,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暑期設計工作坊準備工作基本完成,目前15家企業名單已經確定,百餘名大學生也將陸續於近期抵達泉州賽創意。在全面展開暑期工作坊的前期,海峽兩岸的兩批設計美術系大學生提前來到永春吾峰鎮擇水村,啟動“最美吾峰”2018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公益設計工作坊活動。作為此次工作坊的“先鋒隊”,他們首度將工作坊的形式延展到鄉村,為貧窮鄉村帶來一抹靚麗的風景。“我們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泉州鄉村貢獻大學生的光與熱。”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楊學太說。

泉州貧困村來了一群“送美少女”, 這才是暑期實踐的正確開啟方式

貧困村裡來了一群“送美少女”

“這才是暑期的正確開啟方式。”室內設計專業的介紹說,一放假他們就報名參與了此次公益活動來到吾峰鎮擇水村,五天的工作坊既快樂又收穫滿滿。先後有兩批女大學生來到擇水村,工作坊接到的任務是為這座小山村繪就一些創意牆繪。日前,五天的工作坊已經結束,她們也在自己所繪的美牆之前留下了自己的靚影。“鄉村美景、淳樸村民給我的第一個大學暑期帶來了最美的回憶。”大一女生小張說。

一堵長牆,一群女學生,她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出對鄉村的熱愛,也留下了美的足跡。“擇水村是市級貧困村,這裡的經濟需要發展,村民的眼界也需要進一步打開。”吾峰鎮黨委副書記傅文輝說,此前他駐村時已經先行拓寬了入村四公里的村道。原本只有一車道的山路徒且險,不僅影響當地土特產的對外運輸,阻礙經濟發展,也給村裡到鎮裡上學孩子們帶來安全隱患。經過引導與幫扶,村裡現有的貧困戶已經陸續脫貧,但是整村的脫貧帽還未摘掉。

“這裡不僅需要脫掉經濟的貧困帽,也需要導入美的信號。”他說,他們在泉州市經信部門及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的支持下,啟動了此次公益活動。此次兩批次的工作坊學生都是女孩子,為了更好地展現村裡的風貌,她們每天早上六點就起來工作。從打底稿到牆體彩繪,學生們相互配合,短短几天時間內,村容村貌因為她們的到來煥然一新。

在擇水村第一書記吳秋玉眼裡,工作坊“先鋒隊”不但送來了美,也給小山村增添了許多活力。“他們在村裡經常與村民互動,村民看到原本冷冰冰的一堵牆呈現出這麼美好的畫面時也都很開心。”她說,如今村裡也在進一步申請繼續將村路往上拓寬,以期與德化接駁,更好地帶動村民致富。為了增加村財,他們還引入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充分利用村裡屋頂的空間,僅此項目一年就可帶來10萬元的村收入。

泉州貧困村來了一群“送美少女”, 這才是暑期實踐的正確開啟方式

工業設計服務升級,受眾更廣

“這將成為我們難忘的經歷。”國畫班的大三女生小謝說,大家根據各自的專長,一起完成牆面的構圖到配色、繪畫、填色。眼看著原本平常的牆體經她們的努力有了這麼大的變化,大家都很開心。“有機會還想繼續參加此類活動,村裡阿姨煮的飯很好吃。”她說。

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讓美麗的鄉村增添更多的活力,讓更多美的元素在鄉村生根,這也是工業設計升級行動中重要的環節。楊學太說,今後他們將繼續嘗試在為產業引入兩岸優秀設計力量的同時,將這股美的傳播力與地方鄉村建設相結合。“未來或許還將產生更多具體的‘鄉村送美’項目,探索進一步實現轉化項目生產力的模式。”他說。

據瞭解,“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今年進入第五個年頭,此前數百件作品經過優化之後也不斷落地,變身真正的市場熱銷產品。從最初的動員企業參與,到如今企業排隊報名。從最初幾十個學生到每期百餘名大學生參與。在泉州市經信委的推動下,今年以“攜兩岸·匯創意·促革新”為主題的新一輪“泉州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啟動之後,15家企業名額在短短數日內被預訂一空。

“工業設計的整體氛圍已然養成,如今更是進入從數量到質量的精細化服務升級階段。”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孫雪松說,服務升級意味著工作坊的服務受眾將更廣,落地效果將更明顯,送美下鄉工作坊就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