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主流的快充技術哪個好?

隨著手機充電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智能手機大多都採用了快充方案,我們耳熟能詳的有OPPO VOOC閃充、高通QC快充、華為SuperCharge快充等等。 那麼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到底哪個好呢?

市面上主流的快充技術哪個好?

根據功率P=電流(I)x電壓(U),提高手機的充電功率無非是提升充電電流或提升充電電壓,亦或兩者同時提升。

目前快充有高壓快充和大電流快充,高壓快充的代表當屬高通QuickCharge快充技術,高通不久前在第二屆驍龍技術峰會上終於給出了QC 4+快充頭。從參數可以看出高通QC 4+支持最高27W的快充,輸出功率有5V/3A,9V/3A,11V/2.4A,12V/2.25A,從技術參數來看高通 QC 4+依然是高壓快充方案,最大電流不超過3A。

市面上主流的快充技術哪個好?

而低壓大電流快充方案的代表要數OPPO的VOOC閃充,其採用額定5V/4A約20W的充電功率,實測充電功率可以達到19W多,是目前充電速度較快的快充技術,根據實際充電體驗來看,OPPO的VOOC閃充技術在充電過程中的發熱量非常低,機身僅僅溫熱。 而這兩年隨著快充技術的日趨成熟,多數的快充(閃充)都紛紛採用低壓大電流快充方案,包括華為的快充方案便從高壓快充轉到低壓大電流快充。

市面上主流的快充技術哪個好?

而高通的QC 4+是為數不多仍然堅持高壓快充的快充方案,要說這兩種快充方案到底哪個好,低壓大電流快充方案要更好,日常最明顯的體驗就是充電快的同時充電發熱量也低。 低壓大電流快充的電壓多數在5V左右,而手機電池的電壓跟這一數據較為匹配,因此用低壓大電流給手機充電時電源轉換效率要更高。 因為在充電過程中多數的能量損耗都在發熱上,發熱量越低說明轉換效率越高,而高壓快充方案則不具備這一優勢,在充電過程中的發熱量要明顯更高一些。

除了低壓大電流快充以及高壓快充之外,還有快充技術採用折中方法,電壓電流分別提升一點,也可以達到同樣的充電功率。 高通的QuickCharge快充便支持這一特性,比如最新的QC 4+除了支持12V/2.25A的快充之外還有9V/3A一檔,不過即使這一折中方法的電源轉換效率也不一定有低壓快充高,至於高通為何堅持高壓快充,筆者便不得而知了。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雖然市面上的快充方案名稱五花八門,但真正的快充方案其實就只有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兩種,而大電流快充方案因其電源轉換效率高,充電時機身發熱低等優點開始逐漸普及開來。 而在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有可能會出現高壓大電流的極致快充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