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型集團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經驗

隨著國家稅務總局頒佈的《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的落地實施以及金稅三期系統的全面上線,尤其是實施“營改增”後發票管理系統的提升和完善,以及納稅人翹首以待的電子發票管理系統,都在推動稅務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納稅人信息的透明化。眾多企業正在尋求依託信息化平臺,提升稅務風險管控的水平。涉稅專業諮詢機構也紛紛在納稅申報、風險評估、稅務法規推送、稅務培訓等方面研發信息化工具。

本文從集團企業面臨的稅務管理環境入手,分析集團企業對於稅務管理信息化的應用,據此分享海聞科技在集團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戰經驗。

「分享」大型集團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經驗

一、企業稅務管理環境

大型企業集團,由於經營範圍覆蓋面大,跨越國內外地域廣,涉稅種類多,其面臨的稅務管理環境特別複雜。同時,企業的稅務問題和風險的形成原因錯綜複雜,主要表現在:

1、政策風險:現有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或不明確;

2、法規滯後風險:由於經營領域的前沿性和邊緣性,導致徵納雙方常常無法完全直接適用現有稅收法規;

3、徵管風險:稅收機關征管口徑和政策執行不一致;

4、市場風險:商業實踐與稅法規定之間的不協調;

5、內部管理風險: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與經營發展規模不匹配;

6、遵從觀念風險:由於納稅遵從與商業利益之間取捨觀念不正確而造成的主觀不遵從;

7、人員能力風險:財稅人員的能力素質欠缺。

二、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的應用

大型企業集團的稅務工作,直接受到企業經營中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及其相互關係構成了大企業稅務工作的“生態環境”。用稅務信息生態的思維和方法論看,大企業的稅務活動可以被看成是一個由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和供、產、銷、研等業務鏈構成的內部生態系統,以及由政府監管機構、客戶和供應商體系、資金融通體系等構成的外部生態系統。兩個生態系統之間通過相互影響的多重交互信息流連接。這些交互信息流包括從業務交易活動開始的業務信息流,到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財務信息流,再到進一步生成的稅務信息流及最終輸出的稅務結果和申報信息。稅務差錯和風險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生成、隱藏、傳遞,甚至形成疊加蔓延效應。從這個視角來看,應該通過信息化手段來規範業務信息流的稅務遵從,通過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統,排除常規信息流中人為操作失誤,減低非常規信息流中因人為判斷和處置失誤而帶來的遵從偏離風險。在稅務風險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中,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排除和降低人為操作和判斷風險是最有效的途徑。同時,內部系統的遵從和規範常常會受到其與外部系統交互而帶來的反制和干預,從而造成在這個從業務到稅務計提和申報過程中,任何環節被迫出現與稅法要求不吻合不規範的操作和運行時,就會產生稅務隱患或直接稅務差錯。這種非內生性既有風險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來監控其動態變化及制定補救措施。另外,通過實施稅務信息化系統,提升集團性企業稅務信息傳遞、採集和分析的完整性、精細度,透明度和及時性,可以進一步實現集團的稅務風險動態監控信息化和稅務規劃分析的數據化。

一般而言,大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可以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稅務基礎標準化,包括稅務基礎數據和信息流;二是稅務計算自動化,包括稅務規範和計算申報的自動化;三是稅務風險監控信息化;四是稅務規劃支持大數據化,包括大數據分析和稅務規劃的信息化輔助支持。這四個部分是相互依賴並可以逐級疊加的,四個層級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的實現將使大企業稅務管理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三、海聞科技的經驗

1、產品介紹

海聞科技有九大稅務信息化產品面向市場,以滿足集團企業稅務管理需求,分別為全稅種稅務風險管理系統(“TMS”)、企業所得稅管理系統(“CMS”)、增值稅管理系統(“VMS”)、資管產品增值稅管理系統、進項發票管理系統、電子發票管理平臺、銀行呆賬智能管理系統、研發加計扣除管理系統、“蓮融”財稅雲工場。

「分享」大型集團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經驗

產品概況

2、產品功能

「分享」大型集團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經驗

TMS-全稅種稅務風險管理系統

「分享」大型集團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經驗

VMS-增值稅管理系統

3、產品應用

1)稅務基礎標準化

為實現稅務遵從信息化和自動化,企業需要將生產經營中各要素(如人員、資金、有形和無形資產)和各流程環節(如研發、採購、生產、存儲、銷售/服務等)形成的各種涉稅數據,以及經營鏈中的實物流和資金流形成的“信息流”,按照稅務法規和內部管理的要求進行標準化。TMS結合內外部系統,搭建系統間數據接口,集成銷售管理、財務核算、費用報銷等相關係統,獲取科目信息表、科目餘額表、科目明細賬、資產明細、合同信息明細等涉稅數據,建立稅務數據集市,為稅務管理奠定基礎數據,並連接外部系統如稅控設備,電子申報等,完成對企業稅務信息的管理申報。

這個層面的信息流建設和按稅務要求對業務、財務、稅務三個環節的梳理、改造、固化是規範稅務流程的重要工作。

2)稅務計算自動化

要實施計稅過程的信息自動化,首先要進行規範化處理,即需要確認經營業務、賬務,財務數據輸出全流程的稅務合規性,排查現有稅務風險,增補缺失的操作環節和信息,保證稅務處理的合規性和所需涉稅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確性。TMS將採集到的財務數據與手工補充數據建立稅納稅調整、稅款計算臺賬體系,使用稅務判定工具,依據法規規定與操作指引判定應稅科目、設定取數規則,統一約束取數口徑,利用取數工具,調閱明細賬等數據,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納稅調整和稅款計算,生成國家標準格式的納稅申報表,形成申報表之後經過納稅主體的三級複核利用“稅企直通”渠道,實現一鍵申報,從而提高企業效率,降低風險,加強內控管理。

3)稅務風險監控信息化

要實施稅務風險監控的信息化,企業的稅務風險需要在項目或者事項發生前作出籌劃及應對,通過預設指標、自定指標和勾稽核對體系,對常規風險點和特定風險點進行監控,並提供差錯搜索和數據比對為事後尋找風險成因提供信息資料。TMS分別建立以分稅種、分業務風險點的管理措施庫,分稅種稅務管理人員可以查詢到包含使用指南、各稅種管理、稅務風險評估管理和稅務稽查應對管理等相關信息,分業務可以從經營層面如採購付款、銷售回款、存貨、固定資產管理等多方面予以提示。還可以從重大業務涉稅風險案例庫中查找相似案例作為參考點。按模塊可以通過事前安排等有效減少企業稅務風險。

4)稅務規劃支持大數據化

為實現集團經營下的宏觀稅務規劃,通常需要通過對歷史經營成本,盈利構成,供應鏈收益中地區和要素(技術、市場、成本)的貢獻度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進而對未來的收益貢獻和供應鏈環節成本等場景進行模擬和預測。TMS建立領導管理駕駛艙,實現稅費多維統計、進項抵扣趨勢分析、稅負統計分析、營改增稅負對比分析、發票追蹤查詢等,輸出多種涉稅統計、分析報表,以滿足各級機構、各類管理人員的需求。

4、經驗總結

1)稅務是業務和財務安排處置的後續結果,稅務風險的管控必須從業務和財務端開始規範。業務安排要服從稅務規範的要求,勢必與業務安排和處置的自主性和市場適應性產生衝突和矛盾。因此,稅務信息化建設不是一個簡單的IT項目,它是一個涉及企業整體業務鏈,所有管理部門,和所有經營要素的系統工程。它必須是一項“一把手工程”

2)大企業稅務風險不是形成在一個封閉的內部生態環境裡的,會受到企業外部政策、執法、市場監管、法治水平、供應鏈各方遵從程度和遵從條件的直接影響和制約。信息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內部的稅法遵從效率和遵從水平,但無法排除和解決所有稅務風險。

3)稅務信息化是一個系統漸進過程,需要由基礎建設到自動化應用,再到大數據分析逐步推進。做好稅務信息化需要認真審慎地事前規劃和安排,不能也無法一蹴而就。另外,稅務信息系統還要隨著外部法規、遵從要求的變化、自身業務的發展和蛻變而不斷地完善和提升。

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平臺會對稅務管理產生革命性的推動和影響。


解析稅務那點事,請點擊頭像關注【較真boy談稅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