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不容忽視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

肌酐是肌酸的代謝產物,在成人體內含肌酐(Cr)約100g,其中98%存在於肌肉內,每天約更新2%,肌酸在磷酸激酶作用下,形成帶有高能鍵的磷酸肌酸,為肌肉收縮時的能量來源和儲備形式,磷酸肌酸釋放出能量再經脫水而變為肌酐,由腎排出。

腎內科-不容忽視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

人體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內、外源性兩種,如在嚴格控制飲食條件和肌肉活動相對穩定的情況,血Cr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較恆定,其含量的變化主要受內源性肌酐的影響,而且肌酐分子量為113,大部分從腎小球濾過,不被腎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故腎單位時間內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內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稱為內生肌酐清除率(Ccr)。

臨床意義

① 判斷腎小球損害的敏感指標:當GFR(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到正常值的50%,Ccr測定值可低至50ml/min,但血肌酐、尿素氮測定仍可在正常範圍,因腎有強大的儲備能力,故Ccr是較早反映GFR的敏感指標。

腎內科-不容忽視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

② 評估腎功能損害程度:臨床常用Ccr代替GFR,根據Ccr一般可將腎功能分為4期:第1期(腎衰竭期代償期),Ccr為51~80 ml/min;第2期(腎衰竭失代償期),Ccr為50~20 ml/min;第3期(腎衰竭期),Ccr為19~10 ml/min;第4期(尿毒症期或終末腎衰竭),Ccr<10 ml/min。另一種分類是:輕度損害Ccr在70~51 ml/min;中度損害Ccr在50~31 ml/min;Ccr小於30 ml/min位重度損害。

腎內科-不容忽視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測定

③ 指導治療:慢性腎衰竭Ccr小於30~40 ml/min,應開始限制蛋白質攝入;Ccr小於30 ml/min,用氫氯噻嗪等利尿治療常無效,不宜應用;小於10ml/min應結合臨床進行腎代替治療,對袢利尿劑(如呋塞米、利尿酸鈉)的反應也已極差,此外,腎衰竭時凡由腎代謝或經腎排出的藥物也可根據Ccr降低的程度來調節用藥劑量和決定用藥的時間間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