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精神內涵、節目創新成文化類綜藝兩大核心要素

 

《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朗讀者》……伴隨一系列兼具觀賞性和互動性的優質文化節目相繼“霸屏”,“文化綜藝熱”持續升溫。一項調查顯示,

精神內涵和節目創新成為受眾群體關注文化綜藝的兩大要素。

近日,“今日頭條”在上海發佈《中國文化綜藝白皮書》。基於今日頭條、西瓜視頻、藝恩智庫等2017年初至今年3月31日的數據,白皮書對當下的“文化綜藝熱”進行了全面梳理。

調查顯示:精神內涵、節目創新成文化類綜藝兩大核心要素

調查結果顯示,在圖文內容方面,文化綜藝對24歲以上用戶吸引力較高,且吸引力隨年齡層增大而提高,對50歲以上受眾吸引力最強。

在短視頻內容方面,文化綜藝整體上對年長用戶吸引度更高,對年輕用戶也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不同性別的受眾對於文化綜藝的興趣度也不同。調查顯示,圖文資訊方面,文化類綜藝對男性的吸引度高於娛樂類綜藝。這一差異在短視頻內容方面表現得更加明顯。

調查中,對文化類綜藝節目“非常滿意”“滿意”的受訪者比例合計超過49%,僅有不足13%的受訪者表示“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

關於“文化綜藝節目的什麼要素最吸引你”,“精神內涵/價值導向”成為第一要素,受訪者選擇佔比接近七成。選擇“節目創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白皮書提供的一系列數據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受眾的傾向。收視率排名居前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分別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兒行千里》《國學小名士》,視頻網站播放量居前的分別為《朗讀者》《我是演說家》《音樂大師課》《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絕大多數以弘揚傳統文化和美德為主題。

調查顯示:精神內涵、節目創新成文化類綜藝兩大核心要素

另外,訪談+朗讀、讀信+講史、情景劇+現場講解以及現場答題比賽等創新節目形式,也成為文化類綜藝節目的亮點所在。

從2017年開始,兼具文化屬性與娛樂屬性的文化綜藝呈現“百花齊放”狀況,藉助富觀賞性、趣味性的表達形式,對傳統文化的普及產生顯著的推動作用,取得了較高的社會評價。

但在熱度不斷提升的同時,文化綜藝也存在一些困境。白皮書認為,目前此類節目主要以演播室錄製為主,急需探索充分利用戶外資源、實地文化資源,發掘更多節目呈現方式。此外,拓寬受眾群、增加流量也是文化綜藝當前需要面對的問題。

調查顯示:精神內涵、節目創新成文化類綜藝兩大核心要素

調查顯示:精神內涵、節目創新成文化類綜藝兩大核心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