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精神内涵、节目创新成文化类综艺两大核心要素

 

《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伴随一系列兼具观赏性和互动性的优质文化节目相继“霸屏”,“文化综艺热”持续升温。一项调查显示,

精神内涵和节目创新成为受众群体关注文化综艺的两大要素。

近日,“今日头条”在上海发布《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基于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艺恩智库等2017年初至今年3月31日的数据,白皮书对当下的“文化综艺热”进行了全面梳理。

调查显示:精神内涵、节目创新成文化类综艺两大核心要素

调查结果显示,在图文内容方面,文化综艺对24岁以上用户吸引力较高,且吸引力随年龄层增大而提高,对50岁以上受众吸引力最强。

在短视频内容方面,文化综艺整体上对年长用户吸引度更高,对年轻用户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不同性别的受众对于文化综艺的兴趣度也不同。调查显示,图文资讯方面,文化类综艺对男性的吸引度高于娱乐类综艺。这一差异在短视频内容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

调查中,对文化类综艺节目“非常满意”“满意”的受访者比例合计超过49%,仅有不足13%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第一要素,受访者选择占比接近七成。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白皮书提供的一系列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受众的倾向。收视率排名居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分别为《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儿行千里》《国学小名士》,视频网站播放量居前的分别为《朗读者》《我是演说家》《音乐大师课》《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绝大多数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美德为主题。

调查显示:精神内涵、节目创新成文化类综艺两大核心要素

另外,访谈+朗读、读信+讲史、情景剧+现场讲解以及现场答题比赛等创新节目形式,也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亮点所在。

从2017年开始,兼具文化属性与娱乐属性的文化综艺呈现“百花齐放”状况,借助富观赏性、趣味性的表达形式,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但在热度不断提升的同时,文化综艺也存在一些困境。白皮书认为,目前此类节目主要以演播室录制为主,急需探索充分利用户外资源、实地文化资源,发掘更多节目呈现方式。此外,拓宽受众群、增加流量也是文化综艺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调查显示:精神内涵、节目创新成文化类综艺两大核心要素

调查显示:精神内涵、节目创新成文化类综艺两大核心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