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不想上班了,我想工作!

“30年后,当技术更加进步的时候,人们会回首过去并惊奇地想,怎么会有办公室这种东西。”——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

魏晋时期,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想和阮籍结为亲家。

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开始每天拼命的喝酒,每天都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连两个月,天天如此!

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罢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有一次阮籍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到山东的东平游玩过,很喜欢那儿的风土人情。”(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司马昭一听,便把他打发到东平去做官了。

阮籍骑着驴到东平之后,观察了一会官衙的办公方式,没多久便立即下令把府舍衙门里里外外的墙壁全部拆掉,让原来关在各自屋子里单独办公的官员们一下子置于互相可以监视、内外可以沟通的敞亮环境之中。这样一来,官衙办公内容和办公效率就立即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方式在今天已经非常流行——现代化开放办公。神奇的是,1700多年前那个黄昏,阮籍在驴背上望着东平府稍稍一想便想通了。

除此之外,他还大刀阔斧地精简了许多当地法令,大家都觉得阮籍非常厉害,心悦诚服,完全照办。然后他就觉得东平的事已经无事可做,还是骑上他那头驴子,潇洒的回洛阳了。一算,他在东平总共只逗留了十余天。

老板,我不想上班了,我想工作!

阮籍

后人说,阮籍一生正儿八经地上班,也就是这十余天。李白对阮籍做官的这种潇洒劲头钦佩万分,曾为他写诗道:“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

如今很多企业把办公室装修的很宽大,几十人坐在一起,各自用玻璃板隔开。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再有人嗑瓜子、聊闲天、玩手机等现象,既便于管理,又提高办事效率。

人们在学习、赞许此管理方法时,往往会说这是国外移植来的,却极少有人知道:17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早有这种举措!

现代化的管理中,许多企业确实消减了一些无用的中间部门,打破壁垒,使员工全部在一间宽大的屋子里办公。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员工之间相互监督,提高效率。

但现在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必须把工作完成的时候你会去哪儿?

极少人会回答“办公室”,而且就算真的有人说在办公室,他们也会补充一句,“我会一大早赶去,趁着人都没来的时候干活”,或是“等到大家都走了,我留下来工作到很晚”“周末的时候偷偷溜进去”。

其实他们更想说的是:在办公室没法工作。当人们真心想把活儿干完的时候,办公室却是他们最不想去的地方。

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创意工作,需要人静心深思的工作,重要的工作都需要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可如今的办公室,这样整块的时间是很难找到的,相反,办公室里有的只是接连不断的干扰。

老板,我不想上班了,我想工作!

这是因为办公室早已成为“干扰工厂”,忙碌的办公室就像切割机一样把你的工作时间切成一块一块的。这边开个小会消耗你10分钟,那边一个电话会议耗上5分钟,还要担心同事闲逛到你的桌边拍拍你的肩膀。这样工作时间被打断的支离破碎,想完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简直太难了,有时候不得已留下来加班才能完成,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时代在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将要改变!

为什么大家非得呆在办公室里才能工作呢,其他地方也可以啊,只要大家的全部工作成果在某个追踪工作进度的看板里,所有人都能看到,就不会有人想去偷懒,员工也不需要在上下班面子上做作。

有些企业会担心让员工在家办公不便于管理,但如果你管理不好你的远程员工,那么就算他坐在你旁边,你也同样管理不好他的。企业家不应该因为担心自己管理能力差被公之于众就放弃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企业成本的有效措施,相反如果大家一团和气的坐在办公室,效率低下,不出成绩,这才是对企业根本性的伤害。

现代的远程办公就是等同在古代建立开放的办公模式,只不过是“墙”变了而已,同样具有开天辟地的效果。

远程办公最大的优势或许就在于让企业专注成果,排除所有非工作因素干扰,进一步打破壁垒,同时能雇佣到全球各地更优秀的人才。

远程办公或许是“古典”互联网企业很难跨出的一步,因为他们拒绝冒险,不愿意承认这一工作方式可以为企业带来高效率,高成果的革新,就像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之前,世界一直是平的一样。

骏马面前无沟壑,怂人面前全是坎。

老板,我不想上班了,我想工作!

参考来源:余秋雨《遥远的绝响》;贾森·弗里德《重来2:更为简单高效的远程工作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