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祕密只有一個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掃描二維碼,開搶門票

如今的餐飲企業,是品牌公司、科技公司、供應鏈公司和設計公司的總和。”樂凱撒創始人陳寧的這句話,內參君非常認同。

因此,要做好餐飲,就要把目光投向其他商業領域去學習。比如,做科技最好的在IT業,做設計最好的在奢侈品行業……而做品牌、做營銷最好的,在快消品行業。

說到品牌營銷,這兩年,有一個聞名全國,連杜蕾斯都側目的品牌,叫衛龍辣條。‍

2016年之前,衛龍辣條在互聯網和營銷界還默默無聞。如今,憑藉“蘋果風”辣條產品發佈、薩德事件時樂天渠道產品下架、推出逆天產品“辣條粽子”等刷屏的營銷事件,衛龍從19年的傳統企業,“搖身一變”成了熱度不斷的網紅品牌,並被國內營銷行業看做傳奇。

更令人驚歎的是,衛龍每年賣出100億包辣條,年入20億元。

今天,我們就請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夏季峰會)嘉賓,衛龍非常核心的兩塊業務,營銷與電商的負責人來給大家揭秘,衛龍一次次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到底是什麼?能給餐飲人哪些借鑑?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所有營銷創意只有一個標準——有趣

“好玩有趣”、“想分享給朋友”、“衛龍又搞事情了哈哈哈……”那些看到衛龍的營銷文案、海報就主動就轉的網友們如是說。

衛龍為什麼這麼會玩?

“因為團隊年輕、思維輕鬆跳躍。”衛龍食品營銷與電商總監老風說。

就像這次,他們在杭州龍湖濱江天街開一家快閃店——衛龍辣條實驗室。項目靈感源自衛龍辣條的一個槽點——做了19年的甜辣味辣條,做成其他口味會怎麼樣?

“做成‘實驗室’的形式,參與者自己測試挑選新口味,如果覺得好吃,實驗就成功了;如果覺得不好吃,那就實驗就‘爆炸’了。反正本來就是‘做實驗’”。

老風說,他和50多個營銷、電商的小夥伴,是每次衛龍營銷活動的“第一道關卡”。營銷項目預案做好後,大家開會討論細節。

“篩選標準只有一個——有趣,只要有人覺得哪一個細節不夠有趣,我們就會放棄它”

老風說,現在,團隊每個人都是“處女座”,所有人對每一個點都必須得做出判斷,是否有趣有意思。

“小到文案裡的一個字,大到整個項目,我們的判斷標準:是否有趣、是否有創新、是否有逼格、是否讓別人看完了之後覺得這個東西確實有意思。”

“營銷,對於企業來說,要讓更多人記住。對於消費者而言,只需要一個點,有趣。”老風說。

如何做餐飲界的“衛龍”

2016年開始,衛龍的營銷開始在互聯網和營銷界嶄露頭角,受到各界關注。

“2016年做的算是嘗試,2017年開始,我們的營銷步驟就比較有節奏了,基本是以季度為單位或者平均3個月做一次大活動,加上平時一些小活動”。

老風盤點了2017年至2018年6月的營銷大事件,從這些案例中,內參君總結出一套衛龍營銷姿勢大全,給餐飲人借鑑。

- ➊ -

蹭熱點, 既快又要細

2017年2月,韓國樂天集團同意讓地、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鋪平道路後,樂天集團旗下所有產品均遭到中國民眾抵制。2017年3月1日,衛龍辣條從樂天下架的消息在網絡傳開。當天下午衛龍官微證實了這個消息。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截至目前,這條微博已經有超過9萬轉發、11萬網友留言、超37萬網友點贊,不少品牌官微轉發支持,更有網友曬出購買衛龍辣條的訂單用實際行動表示支持,“不差樂天那點銷量”。

此次事件,衛龍反應迅速,廣獲好評,還吸粉無數。其實,內參君也不止一次表達過這個觀點,在互聯網的高速傳播中,熱點的關注度短時間就會失效,快速反應是第一要領。

但前提要判斷是否要蹭這個熱點,能否給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加分?一旦確定立即執行。

從創意、主題、內容到細節,需要團隊極快的反應速度,和超強的配合執行能力。做不好這兩點只會淪為“吃瓜群眾”一員。

當年《舌尖1》熱播,西貝第一個借力上位---簽約黃老漢,捧紅黃饃饃。由此一夜躥紅,進入快速擴張期。後來《舌尖2》熱播,餐飲、電商、快消以及各種與吃相關的企業紛紛殺出來蹭熱度,卻再也難有品牌因此被記住。

- ❷ -

製造噱頭吸引關注,趣味互動提高轉化

2017年6月15日,衛龍官微和微信公眾號同時發佈了“衛龍傳奇霸業”上線的消息。

在此之前,衛龍在6月13日發佈了一條微博,低調宣佈將進軍遊戲業,並放出一條45秒的宣傳片,介紹這款遊戲將是戰爭手遊的革新大作。

宣傳片裡呈現的遊戲細節令人不禁會心一笑:進入遊戲,第一步的“角色選擇”,男性叫“衛龍”,女性叫“衛鳳”。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體驗過的網友無不吐槽:所謂宣傳片裡所說“戰爭手遊的革新大作”,原來重在“革新”——手機版頁遊,簡稱“手遊”,傳奇霸業實則只是一款H5頁遊。也正因為這種“大呼上當”的情緒共鳴,引發網友自動轉發。

本案中,衛龍宣佈進軍遊戲業,就是個大噱頭,吸引關注,手遊或頁遊只是形式、手段。

其實,品牌營銷手段可以靈活多樣,除了硬廣海報,視頻、直播、遊戲等形式都可以借用,目標受眾在哪你就去哪。

而且本案從前期宣傳片“重磅”預熱,角色名字設定、頁面的品牌植入、任務完成的趣味提醒,到最後通關的獎品設置,無一不與品牌實現強關聯,但這種關聯一定要做到有趣,不然會適得其反。遊戲的形式,互動性比較強,也能有效提高轉化率。

麥當勞就曾採用過這種營銷手段,2014年世界盃時做了APP與微信公眾號小遊戲“麥霸主場”和“麥樂主場”,用競猜佔座的方式為門店吸引了大量客流。

- ❸ -

差異化、限量,才是營銷的興奮點

但凡涉及電商渠道的品牌,每年雙11前都會提前做充分的營銷準備。去年雙11,衛龍發佈了兩段視頻:

衛龍鑑寶。用鑑寶節目的形式,借“專家”之口,說說衛龍辣條的原料是小麥,調配料是植物油,你看你看都是健康的對不對?結尾“點題”,“每年11月上旬之後,適合低價買入”。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購物臺”叫賣辣條。主要是推薦衛龍雙11限量供應產品——加長辣條、加寬辣條、超辣的“火藥組合裝”,與內涵段子的聯名產品“段子辣條”。

各種限量產品和雙11優惠,在主持人充滿煽動性的“購物臺式表達”之下,挑動人們的消費慾望。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這兩個視頻推出後,在鋪天蓋地的雙11廣告中“脫穎而出”,被稱為廣告營銷中的“泥石流”

老風認為,一個新事物出來,要麼有趣、要麼限量、要麼差異化,總之要讓人看到第一眼就覺得有意思,要讓消費者接觸到這一次營銷事件的每一點都覺得挺有趣。

信息爆炸的當下,常規套路的營銷宣傳不如不做,做了也是白花錢。尤其趕在618、雙11、高考或世界盃這樣的全民狂歡節點,營銷要做的有意思才會有關注、繼而轉化形成銷售。如果做不好,那就顧客進店送瓶啤酒略表心意吧!

-❹-

跨界,一定得跟自身調性相符

雙11玩了鑑寶和叫賣,雙12的衛龍“化身時尚博主”,提出“衛龍碎花新時尚”。

風靡東北大地的大紅大綠碎花布,在某女星穿上戛納紅毯後成為一時社會焦點。衛龍涉足時尚圈,在電商頁面發佈了時尚觀點。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東北碎花布被做成復古套裝、連體褲、披肩、耳環、鞋子、襪子、帽子、包包,看起來還挺好看。果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衛龍辣條和東北碎花,看起來不搭嘎,其實有潛在關聯:中國風、民族“特產”、傳統煥發新生面貌。

就像喜茶跟時裝週、化妝品品牌結合做營銷,共通的是年輕、時尚、相同或相重疊的消費群體。

如今跨界營銷、品牌聯名營銷,無一不是在“調性相符”或某一方面契合的條件下進行,才能讓消費者看到覺得有趣、獲得關注、形成傳播。

-❺-

營銷重塑品牌影響力,反哺產品線

5月13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微博大V“全是吃貨”艾特衛龍官微提出“辣條粽子”的心願,眾多網友支持並呼喚“龍哥”。5月14日,衛龍官微回應,“一週後見!”。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5月21日,衛龍辣條粽子第一批產品開始銷售,並推出粉絲試吃活動。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截至發稿日,“銷量很好,一直都在缺貨、補貨”,老風介紹。

從正在銷售中的辣條粽子,到魔芋、豆皮、藕片、土豆片等產品,都是在衛龍營銷起勢之後逐步增加的。

餘風表示,“辣”是消費者對衛龍最深、最久的品牌印象,因此衛龍的產品品類拓展就在“辣”上做延伸,“現在魔芋、豆皮已經都是銷量幾億的單品了”。

品牌靠一個單品打天下是不行的,品牌流量、客單轉化都很難實現。“就像小米,如果只賣手機,品牌的轉化率、復購率就會很差,所以做一些小產品做流量承接、做轉化,提高復購率”。

| 小結 |

覆盤衛龍的一次次刷屏營銷,除了創意有趣,引發共鳴,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依託於龐大的顧客群體。

衛龍一年賣出100億包辣條,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戶是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他們從小就吃衛龍辣條,養成了一定的消費習慣和依賴。同時,品牌通過一次次的刷屏級營銷,又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用戶。

營銷是‘喚醒’顧客的一個‘點’,怎麼用好自己品牌的營銷點,需要企業、品牌自己摸索”。老風說。

7月19日,北京,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夏季峰會),老風會親臨現場,分享更多幹貨,歡迎關注

7月19日

特勞特、盒馬鮮生、衛龍……

西貝、老鄉雞、湊湊……

30+業內外大咖,18種新餐飲玩法

在北京等你

年入20億!衛龍辣條:刷屏級營銷的秘密只有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