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病|還有這些癮,你中了幾個?

有約君說

你是不是也和有約君一樣,眼睛酸澀難受,還要狂刷朋友圈,彷彿陷入了強迫症怪圈中,每隔幾分鐘必定刷新一次朋友圈,一旦沒電down機焦躁不安……

手機成癮、咖啡成癮,戀物成癮、買彩票成癮、喝酒成癮……在心理診室裡,有關心癮產生的心理問題真是五花八門,令人嘖嘖稱奇。各種疑惑背後,有一個共性的問題:我的心是不是病了?各種停下來的背後,是不是焦慮所致?

上週世界衛生組織發佈新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首次被列為精神疾病,這一消息再添一把“火”: 我這種資深級遊戲大V弄不好成了個精神病的了?

世卫组织: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病|还有这些瘾,你中了几个?

在全民健身,關注身體疾病和各類養生信息的熱潮中,這次有約君與有約粉絲們聊一聊心理話題。

來自心理診室的故事

(一)遊戲成癮的強迫症男孩

廣東省心理學會臨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心理行為科副主任醫師王德民介紹,在各種心理成癮的案例中,因遊戲成癮走進心理診室的故事比較多。

去年,王德民接診了一個典型案例。這名22歲的男生阿山(化名)來自佛山,由父母陪同帶來。阿山在海南讀大學,大一時因為學業相對輕鬆,自由時間比較多,他迷上了打遊戲,時常逃課。畢業後在父母安排下他回到佛山從事一份非常穩定的工作,在打遊戲的基礎上開始頻密地上色情網站,逐漸發展到通宵看,開始是尋找各種理由不上班、長時間請病假,最後辭職。父母一氣之下沒收電腦,小山也一氣之下搬出去獨自居住,奶奶心疼孫子,時常接濟經濟並送飯,小山逐漸演變成足不出戶。

漸漸地,在長時間通宵打遊戲、看色情網站的行為下,小山開始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並有強迫性行為:每次出門,每走3步退回兩步,走了10多個來回後才能順利下樓出門,在家反覆洗手,不跟任何人聯繫。在嚴重的焦慮、抑鬱、強迫症症狀折磨下,他在父母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確診為強迫症。

世卫组织: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病|还有这些瘾,你中了几个?

(二)有奇怪戀物癮的青少年

十多年來長期從事青少年藥物與行為成癮治療工作、來自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主治醫生陳卓時常接觸到未成年人心理成癮個案。

這周的週三晚上,在接診電話中,一名13歲小男孩深夜悄悄表達自己的困惑:他很迷戀女性絲襪並時常偷偷拿出來撫摸,甚至晚上穿著入眠。不可言說的羞恥感和罪惡感把小男孩快要壓垮了,他很想停止但是無法抑制自己的衝動,從此人恍恍惚惚,學習直線下降,自理生活都很難維持了。

陳卓對一個案例印象頗為深刻,因為案例中的戀物成癮已經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了。這位30多歲走進心理診室的男子對於兒童涼鞋有著難以戒斷的心理渴求:走到街道上無法抑制低頭尋找哪個孩子穿了“特別的沙灘兒童涼鞋”,這種癖好佔據了他的全部生活,為了杜絕這一怪癖,最後他不得不足不出戶,非常痛苦。

這名男性回憶,對於兒童涼鞋的“癮”從小學就開始了。從小他由爺爺奶奶放養式撫養,在鄉間光腳四處奔跑,到讀書年紀回到父母身邊,來到了一個“充滿規矩”的世界,第一次穿內褲,第一次穿涼鞋……“那種緊緊的舒服感覺非常難受,很不習慣。但是暴躁的媽媽只有在自己守規矩時才會對自己微笑”,“媽媽的笑太難得了,上小學一年級就被送到寄宿學校,我特別害怕,總是在哭,各種的不適應讓我看周圍的人都像怪物”,“小學2年級,忽然有一天,我穿上涼鞋,不舒服的束縛感覺又讓我覺得興奮,我也不知道怎麼了”。這些信息成了這位來訪者可以回憶到的片段,直到今天,“和家人的關係都是疏離的,好像只有那雙涼鞋陪伴了我的孤單”。

問一問:

各種心癮你身邊有嗎?

深入走進心理分析師的診室發現,日常中心理成癮有很多種,大類可分為物質成癮和行為成癮。

王德民介紹,有的人喝酒成癮了無法自我戒斷並對生活工作產生嚴重後果;有患者持續不斷地在網上買彩票,已經到負債狀態了還是無法自拔,也有個別是性愛成癮。

“我這邊每天都有幾個新型毒品成癮的患者,根據臨床觀察,這幾年有增長趨勢的是安眠藥這類藥物成癮。”王德民透露。

來自心理診室的“秘密”

1.每年暑假結束後是心理診室高峰期

“每年暑假結束後開學一個月左右,我這邊就會有很多過來就診的學生了。”王德民介紹,每年十月左右是學生群體過來就診的一個高峰期。他們時常被老師或者家長帶過來,出現的問題多是沉迷於遊戲中,開學後無法集中注意力,部分嚴重的有一些生理性的反應,因而尋求心理諮詢幫助。

陳卓介紹,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每到開學季都會有許多初中、高中生因為“不願上學”前來就診,其中相當一部分迷戀網絡,而患者自身又無法面對接受自己對網絡沉迷的這一事實,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出各種不明原因的軀體不適、人際關係緊張等問題。當然,這些現實困擾可能部分存在,但其行為表現出來的就是長時間玩手機,這一行為又進一步惡化其現實困擾,對上學讀書更加牴觸。

2.其實,心理學上並沒有“手機成癮”這種病

世衛組織首次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後,一些人知道後很緊張:下一步會不會把手機成癮也列入精神疾病了?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騎共享單車、坐公共交通還是在家裡,拿著手機無法轉移視線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花費在手機的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每隔幾分鐘刷一次朋友圈,不刷心情煩躁。

陳卓表示,雖然近些年“手機成癮”的話題很熱,但是目前心理學專業上並沒有手機成癮的概念。

王德民介紹,目前雖然暫時沒有接診單純因手機成癮接受心理治療的個案,但是可以看到,沉溺使用手機的行為正在逐步變得嚴重,未來幾年這方面構成心理問題的案例預計會逐步凸顯出來。

他解釋,一般因為工作、生活消遣的目的不斷刷手機屏幕時可以理解的,特別是現代社會很多工作都需要通過手機即時回覆、即時跟進如果不影響生活,沒有生理或者心理的異常症狀出現,不必要過於擔心。但是,如果工作非常忙碌,還是無法停止隔幾分鐘就要刷一次朋友圈,甚至眼睛不適等情況下還是無法抑制自己繼續刷朋友圈,那麼就要警惕是否有行為成癮的傾向了,這時候心理警惕的作用在於,提醒自己“收回”自控力,保持個人的控制能力處於穩定狀態。

3.成癮背後多伴隨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心理專家指出,日常所說的上癮不一定是指心理學所界定的“心理成癮”,後者是一種心理性疾病。

王德民表示,心理成癮的判定最核心的是強迫性、連續性、定期去使用某種物質或者做某種行為,伴隨一定戒斷反應,有心理效用感到舒服,明知道對自己已經構成損害但是不能控制,“要強調無法控制並且已經對個人的生活和社交產生了嚴重影響。例如‘遊戲成癮’的界定,也強調‘遊戲行為模式必須足夠嚴重,導致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症狀通常明顯持續至少12個月’,界定非常謹慎,所以不要隨便給自己扣上心理有問題、有精神病的帽子。”

而且,成癮行為一般不是短時間發展而成的,王德民介紹,在他接診的案例中,並非在暑假短期打遊戲就發展成為“遊戲成癮”,真正確診患病的大多是有3年以上的打遊戲歷史。

陳卓表示,無論是日常中面臨的上癮引發心理不適,還是確診的“成癮”心理疾病,需要留意的是關注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健康,“我為什麼無法停止這種行為?我的內心為什麼惶恐不安?很多成癮行為並不是單一性的,併發的是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建議:

警惕心靈雞湯成了“有毒雞湯”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從一般正常性的沉迷狀態變成了心理成癮的疾病狀態呢?

王德民表示,行為成癮並非短暫形成的,很多時候是多年累積下越發嚴重導致的結果,如果這種行為對於自己的生活和社會關係已經造成了損害,那麼就要學會調整生活和個人把控能力,等無法自控時就失去了主動權。這種調整可以多方面的,例如在預防遊戲成癮上,應該限定一定的上網時間,家長可以通過佈置網上作業的方式引導正確使用網絡的模式,更需要的是,多培養一些戶外愛好,一起出去運動,合理安排時間和生活節奏。

陳卓表示,成癮行為背後很多時候伴隨著焦慮抑鬱情緒,壓力下的亞健康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全民病,有的人在這些情緒驅使下有了某種成癮狀態以轉移注意力,但是應該認識到,通過成癮達到的短暫興奮感是一個惡性循環的“死衚衕”,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工作、學習成就還是個人價值的獲得,都是需要時間的,具體成癮行為可以快速獲得愉悅感,但是最終會逐步走向無法自拔,與現實逐漸脫離。

世卫组织: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病|还有这些瘾,你中了几个?

“有很多心靈雞湯告訴我們要積極、要陽光,要正面,但是這種一味的積極,不能接受允許負性情緒的存在的心靈雞湯其實是‘毒雞湯’。”陳卓介紹,曾有一個十多歲患者有抑鬱症,他的媽媽要求他每日進家門前一定要微笑才能進家門,這種做法在心理分析師看來,是有害的,“一個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有積極上進有嫉妒妄念,有陽光也有陰暗的情緒,多麼的正常合理啊!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允許容納自己的陽光面和陰暗面。全民健身之後的全民健心也刻不容緩了。

自測:

今天你成癮了嗎?

美國關於心理“成癮”有六大標準:

1.突顯性(在患者的生活中某種行為最為顯著);

2.耐受性(某種特定行為一旦成癮,可以引起患者體內多巴胺的分泌,使其處於愉悅的狀態,可以被定義為一種‘刺激’。長期作用下,會使大腦對多巴胺分泌產生耐受性,以致需要不斷尋求更多、更高強度的刺激獲得滿足感、愉悅感);

3.衝突性(自身感知到痛苦,能認識到自身行為非正常,想停止卻無法抵擋心理的渴求,喪失了選擇停止或者繼續下去的自由);

4.複發性(成癮性疾病的複發率非常高,比如青少年在學校、生活中遇到人際關係、工作壓力等問題時,會出現退縮行為、選擇網絡,以逃避現實中的衝突);

5.戒斷性(成癮行為一旦形成,如果暫時脫離該行為方式會出現焦慮、不安、易激惹、行為障礙、情緒低落、身體不適等戒斷反應);

6.興奮性(成癮行為所帶來的高興奮度,超越了正常人生活中所能想象的高峰體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胡譽懷、田乃偉

圖@視覺中國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