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从两宋到明初,在中原到岭南遍布荆棘的旅途中,逃亡的人流不绝如缕。在无数的日子里,他们穿行于莽莽的青山之间,用惊恐的眼神和疲惫的身影写下千里大逃亡的传奇。到今天,这个传奇变成了平淡如水的几个字:北民南迁。

这一时期的黄埔,在广州城东到狮子洋之间,虽然依旧是一片汪洋大海,但浩浩荡荡的珠江水带来的泥沙在珠江两岸不断淤积。岸边不远处,开始有沙丘露出水面。后来沙丘成沙洲,沙洲连成片,新的陆地就这样出现了。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来自中原的逃亡者,跨越骑田岭和大庾岭,在珠玑巷歇歇脚,之后继续向南,一直来到了广州城东的珠江边。有的人就在这片温暖湿润的土地上驻足,还有的人离开江边,继续向青山连绵的萝岗、九龙一带进发。

一落脚,他们就搭起棚寮、点燃炉火、安顿老人、安抚幼儿,用娴熟的耕作技术开垦着这片处女地。不论先来还是后到,他们联袂耕作,几代人接力不辍,终于使荆棘遍布的荒原变成了鱼米之乡。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多少个日出日落,寒来暑往,这些南迁的黄埔先民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房屋、院落、街道,供奉祖先的祠堂,以及供奉神的庙宇,形成一个个古村落。村民们在这里男耕女织,昼耕夜读,繁衍生息。

渐渐地,黄埔改变了模样。青砖黛瓦的院落里传来琅琅的书声,雕梁画栋的祠堂里终日香烟缭绕。大青山下朝晖夕阴,小村落里炊烟袅袅,波罗江上渔歌唱晚……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如水的时光里,在这里可以听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可以看屋檐下的石板街上水滴石穿,还可以踩着青荇踏上家塾书院的麻石台阶,去倾听群儒论道,去感受翰墨书香。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一个村落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一个村落就是一阙清新隽永的故事,一个村落就是一支婉转悠扬的歌谣,一个村落就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诗篇。

在这里,有横沙村美丽的巧姐,有深井村文静的绣娘,有文冲河涌里龙舟上光膀子的桡手,有玉岩书院里穿长衫的先生。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在这里,还有那九龙山坳里动听的山歌、护龙古庙里终年不断的香火、村社舞台上跃动的貔貅、波罗神庙里庄严的神仙……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黄埔古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就这样鲜活生猛而又落落大方,就这样温情脉脉而又令人心折。

往事越千年。黄埔先民和着汗水、泪水和血水,共同缔造出岭南文明充满诗情画意的壮丽史诗。他们的辛劳和智慧,明媚了黄埔的山水。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今天的黄埔古村,早已不闻犬吠鸡鸣,也不见了袅袅的炊烟。居住过六七代人的青砖老屋被拆除,钢筋水泥楼房拔地而起。城市化大潮汹涌而至,现代生活几乎席卷了一切。

离别的笙箫已清晰可闻,古村旧居的背影正渐行渐远,但是老街与新巷之间的脐带并未切断。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我们亲眼看到,在一个节日的傍晚,姬堂村乐善坊内好几处已经坍塌的院落里,房东在残垣断壁中以破旧的桌椅当作贡台,摆上先人的画像,备上几色贡品和一包纸钱,点燃香烛虔诚祭拜。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我们也亲眼看见,正在改造中的文冲村里,村民住进了几十层的大厦,旧房几成废墟,但是“聚星里”门楼内的门官贡台上,依旧有刚刚点燃的香火,香炉前面摆了新鲜的贡品:三颗花生、五粒葡萄……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古村的魂脉一直萦绕在村民灵魂的深处,从未走远。

古村落犹如一位耄耋老者,留给我们的是一副沧桑的面容,但古村落并未走入夕阳悲歌。就在当下,政府、村民、学者、NGO(非政府组织)等几方力量已经在行动,古建筑修缮正在进行,古村落微改造也已启动。

这里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古村落正在走向新生。这一天并不遥远,这一天就在眼前。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黄埔古村落》

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编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黄埔古村落》

微店7折预售

长按 识别二维码 立即购买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书名:《黄埔古村落》

装帧形式:精装

ISBN:978-7-5623-5619-6

开本:12开

字数:22.4万字

页数:222页

定价:188.00元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黄埔古村落,见证百年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