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足球大赛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已经开场,法国、比利时打进半决赛了,还是没瞧见中国队的影子。中国足球队都躲哪去了呢?早溜了,还不是这个夏天,差不多有千把年吧,害你还在电视机前傻傻地等!

读史可以明智, 鉴往足以察今。说说中国足球的历史,重温往昔灿烂与辉煌。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中国古代足球

【足球】

足球,先得有球。中国古代的足球叫蹴踘,又叫蹴鞠、踘就、蹴圆、筑球、“踢圆”等。“蹴”,用脚蹴、蹋、踢的意思;“鞠”,则是外包皮革、内实米糠之类的球。

中国足球的发明者,据说是黄帝,民族始祖之一。春秋战国时,中国足球十分流行,当然主要是在军队,既是娱乐,又能强身健体,这是足球的真蒂嘛!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工艺球

唐代,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是艺人的一种表演项目,所以比“世界杯”更好看。

中国足球,最初是两片皮子缝成的。后来,改为六片、八片。唐代的足球是八瓣球,由八片牛皮缝合而成宋代的足球是十二瓣,以十二瓣硝过的软牛皮缝合而成的。《赵太祖蹴鞠图》中的足球,跟现代足球差不多。“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一千年里,足球的制造只有一点工艺上的改进。

宋代开始,成为一种全民运动,从皇帝到市井小民,都爱玩这个,要不现在的球迷怎么这么多呢?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乒乓大赛

【球场】

中国乒乓很辉煌,中国足球很受伤,这都因为什么呢?首先得申明这是眼下的事,千万不埋汰古代足球,必须为中国足球说句公道话。中国古代是比较穷,搞足球首先就要有场地。花钱征地,得花大笔的银子,投入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足球场,先扔个它一大把银子,谁受得了?不像是乒乓球,随便找个地方放个桌子就成。所以,现在的中国乒乓球队一直厉害,中国足球队始终看着都别扭。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真重视,就不会有干不成的什么事。宋朝也是困难重重的,不是有钱没地方花,尤其是南宋那会,情况那是相当糟的,但在京城临安,凡是广场或开阔地,都开辟成市民踢球的足球场。要是有大妈在那跳“广场舞”,得!全走开,让足球爱好者先练球。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足球宝贝

真像练“广场舞”一样地练足球,法国、巴西、瑞典、俄罗斯还有戏吗?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世界杯赛程

市民对足球既重视,也支持。有个叫黄尖嘴的商人,小店旁边有个空地,黄尖嘴在墙上挂了个块“蹴球茶坊”牌子,唤作“角球店”。大家一看,这里是足球专用地,挑担子卖小菜的,摆地摊的,全都自觉走开,城管都派不上用场。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钱选《宋太祖蹴鞠图》

【比赛】

宋人足球怎么踢?大约有两种,算不算业余与职业,这就不清楚了。

一种叫“白打”:不设球门,10个队员,1个也可以。当然,两个球队球员的数量,必须相等。队员以头、肩、背、膝、脚等部位顶球,同样不允许“手球”。球要是落地,就算输。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古代球赛

另一种叫“筑球”:球场中间竖一个大球门,高约三丈,宽约一丈,以彩带结网,留出一个尺许见方的 “风流眼”,这球门现在的难度要大。比赛时,双方派出12人或16人的球队,分别着红色、青色球衣,相互对垒。

比赛开始,以抽签决定发球方。先发球的一方由队长(球头)开出,传给“跷球”,按规则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之间传球, 最后回传给球头,由球头射门,以进球多寡定胜负。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木雕 蹴鞠 古代足球

【球队】

首先要说的是国家队。足球起源于军队,军队是国家的,所以球队也等于是国家队。

真正的国家队,并且带有职业队色彩的,是北宋的宫廷队,并被称作左、右军。比赛时,两队分别站在球门两侧,一片笛响鼓鸣声中,左军先上场,队员将球踢得团团转。待球踢进“风流眼”,右军上来将球接住,直到将球回射过“风流眼”。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足球宝贝

民间的足球队,自然要差许多,甚至连球衣都没有。出来玩,纯粹是爱好。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面宋代蹴踘纹铜镜。铜镜背面,一片草坪和一座太湖石背景下,一位高髻笄发的青年女子,低首正作踢球状,足球介于起落之间。女子足球,中国早就有!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南宋 蹴踘纹镜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三月二十一日作》支:“蹴踘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及时小雨放桐叶,无赖余寒开楝花。明月吹笙思蜀苑,软尘骑马梦京华。懽情减尽朱颜改,节物催人只自嗟。”

踢球,看球,出门就行了。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足球大赛

【球星】

受施耐庵《水浒传》的影响,一说到古代的足球明星,大家自然就想到了高俅。

高俅本是苏轼的秘书(苏轼手下干抄写的小吏),为人乖巧,甚得苏轼喜欢。后来,苏轼便将高俅推荐给了朋友驸马太尉王诜,让高俅有个好的前程。高俅不负所望,竟成了宋徽宗眼里的红人。高俅的球踢得好,当然是一流的球星。

宋人《中山诗话》中,载有另一个足球明星柳三复。这人好像名气不大,主要是他弟弟太出名——著名文人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令人拍案叫绝的《雨霖铃》,就是足球明星柳三复的弟弟柳永写的。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古代球赛

宋代的足球明星,还有宋真宗年间的宰相丁谓。最大的明星,当然是皇帝宋徽宗。什么梅西、伊布、亨利、卡卡、C罗,能跟皇帝、宰相比么?

史料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国家队(宫廷表演)的足球明星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地方队(市井表演)的足球明星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可惜,那时没有电视,现在读书的人又少,硬是将这些球星给埋没了。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演员化妆

【奖杯】

中国历史上足球明星群星璀璨,捧过几次“世界杯”呢?别这么想,中国人比较实在,对奖杯的事看得不轻,但奖励还是有的。

对足球大赛获胜的一方,奖的银碗、锦缎。更厉害的,就是提拔当官,当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奖得让他自己都不好意思。领个杯子有什么用,拿出来喝水都不行。

这要是败了怎么办?世界杯上,大不了回家。宋徽认为不能这么一走了之,得处罚。球队要是输了,队长(球头)得吃鞭子,狠狠地抽!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足球大赛

民间比赛也有处罚,输球的一方要“白粉抹面”。这惩罚,就是用白粉将人涂个大花脸,让人一点“面子”都没有。这还不算最过份的,因为“白粉”也是要花钱买的,有点浪费。民间讲究节俭,要是哪个球队输了,就地取材,队员脸上全糊上泥巴。

见过中国国家队挨鞭子吗?没有。见过中国国家队队员脸上糊泥巴了吗?也没有。不赢一场球,也没丢过一次面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怎么能说中国足球队不行呢?至少是在几十亿电视观众面前,弄得一脸泥巴,丢尽大家的脸吧!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滑跪

【滑跪】

说得再多,再好听,也没有赢球好吧?

赢球,不容易,情不自禁地要庆贺庆贺,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这完全是潜意识的,不是表演。

滑跪,就是滑跪滑行的动作,庆祝进球或大赛获胜的典型动作,让人兴奋的痛快场景。胜利者是一种精神发泄,连观众的情绪都给解决了。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滑跪,文物

这种场景,世界杯上经常见到。滑跪,是一种古老的庆祝进球方式,并且也是中国的。早在1500多年前,“滑跪”中国南北朝就出现了。这是南北朝时文物,不是假的,也不是瞎糊弄的。

足球,真的是中国的。一部“中国足球史”,也就是一部“世界足球史”!

足球简史:世界杯,中国足球队究竟去哪了?

全民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