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與茅盾文學獎擦肩而過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兩次參評茅盾文學獎,兩次在終評時都是以一票之差而落選。儘管二月河本人對此並不介意,但我總覺得十分遺憾。現在看來,作為責任編輯的我當時太書生氣了。

1996年1月6日,出版社在北京文采閣召開《雍正皇帝》研討會時,茅盾文學獎初評已經結束了。初評時,23位評委,《雍正皇帝》得了19票。據參加初評的陳美蘭老師告訴我,評委們對《雍正皇帝》評價很高。有位評委丁臨一,說《雍正皇帝》是“自《紅樓夢》以來一百年間最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但由於社會上很多人對這部小說並不瞭解,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陳建功建議我們到北京做一些宣傳。

在此之前,《雍正皇帝》曾經獲得了河南省政府獎,獲得了“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也曾獲得了首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這些獎項雖然也很重要,但在中國文學界,誰都知道只有茅盾文學獎是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因為這個獎項評選數量少,四年才評一次,一屆只有四至五種,評獎的程序比較嚴格。

1997年10月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開始終評。終評投票是三輪,到了最後一輪,只有7本書了,《雍正皇帝》還在其中。我在辦公室裡靜候著北京方面的消息。終評前二輪時,我給現場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他們說《雍正皇帝》票數在前面。但到了下午,陳建功來電話告訴我,《雍正皇帝》落選了。如果通過需要14票,而《雍正皇帝》只有13票。

落選的原因很多,一是有專家指出《雍正皇帝》中的有些情節和人物不符合歷史,如雍正的死因,李衛的出身,特別是引娣與雍正的“亂倫”之嫌,還有人提出小說中的詩詞歌賦有些不符合格律。

得知落選的消息後,我與二月河通電話。我很沮喪,他卻很豁達。他說,得不得獎無所謂,只要讀者喜歡就行。我知道,這並非是二月河的真心話。首屆姚雪垠歷史小說獎頒獎,他曾親自去領獎。這說明他並不拒絕別人對他作品的認可。但事已至此,我也只能說一聲遺憾了。

評獎會後,我見到了陳建功先生。他也對《雍正皇帝》的落選表示遺憾。他是評獎的組織者,雖然他本人也很喜歡二月河的作品,但作為作協的負責人,他也不能左右評委的投票取向。因此,他希望下一屆茅盾文學獎評選時,《雍正皇帝》再次參評。

針對個別評委對《雍正皇帝》提出的意見,我希望二月河能夠做一些修改。二月河在電話中表示,他不願意修改。他說,小說就是小說,不存在符不符合歷史。我不能說服他,就打算找一位專家對他小說中的詩詞格律把把關。我請了湖北省文史館的吳丈蜀,原長江文藝出版社的老領導,他在電話裡一口答應了。後來我雜事纏身,加之重視不夠,我始終沒有將書送去。

轉眼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選活動又開始了,這一次是中國作協推薦申報的。我因事去中國作協,其中有幾位是茅獎評委,大多數人認為此次《雍正皇帝》獲獎是應當沒有問題的。但終評時,有一位大學教授始終堅持認為《雍正皇帝》中的某些情節不符合史實,他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別評委的態度。但《雍正皇帝》在第一輪和第二輪的投票中仍以高票領先,肯定《雍正皇帝》的評委們都鬆了一口氣,到了第三輪終評,票數一宣佈,《雍正皇帝》仍然是少一票。事後我見到中國作協書記處金堅範、張鍥兩位書記,提起《雍正皇帝》落選,都感慨萬分。當時可能評委都認為此次是非《雍正皇帝》莫屬了,有評委看人多,就改投了別的票。兩位書記說,投票結束後,針對《雍正皇帝》落選,有人提議,再投一次。但茅盾文學獎評選規則中沒有第四輪投票一說,最後只好忍痛割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