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買房?滑稽可笑,還是利國利民?

要說買房“搖號”那並不陌生,很多人都經歷過那種開盤搖號選房的場面。那個是開發商搖號,現在的搖號可不一樣 ,政府把這個事全接管了,而且還需要帶公證。

說白了,以前開發商那個搖號,搖的是“財力”,只要你有足夠的錢,開發商想搖到誰就搖誰……現在的搖號,就是真正的搖“運氣”了。

最近,關於各城市陸續開始“搖號買房”的政策落地,此事飽受爭議。很多媒體都感覺這個決定很傻很天真,可笑,治標不治本,還會有很多副作用,引起市場恐慌等等,各種觀點滿天飛。今天不妨就此梳理一下,搖號買房是如何誕生的,對樓市會有怎樣的影響,又會出現什麼樣的副作用,且看搖號買房到底是滑稽可笑還是利國利民?

先看一組數據,2018年3月份最新統計,以下17個城市當月一手新房與二手房均價,均有不同程度價格倒掛。其中廈門市二手房均價與新房價格差距近兩萬元,南京、福州、青島幾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均比新房價格高出15%-30%左右。這些數據看起來都是非常毀滅“價值觀”的數字,就是二手價格高出新開盤價格,以前二手價格都是跟著周圍的一手新盤價格走,現在不知不覺二手價格超過了新房價格。

搖號買房?滑稽可笑,還是利國利民?

原因?地球人都知道了,因為政府“限價”限制備案價,不允許開發商自主定價。這一條對開發商來說挺致命的,不管市場有多少需求,反正價格不能賣太高。但是周圍的二手房是政府管不到的,二手房不在開發商手裡的 ,都在散戶手裡。所以二手房價格隨著市場行情漲起來了,但是一手房被緊緊的壓制住了,這樣價格倒掛產生了。

還記得去年南京的“搶房”事件嗎,其實在全國這種事情都很多,因為全國的有錢人都知道,二手房價格都那麼高了,一手房買到就是賺到。先是限價,導致房價倒掛,再到一手房遭哄搶。關鍵的是,開發商在限價這條政策下有些熬不住,開發商需要錢,需要回籠資金,所以一些全款買房,號子費,茶水費就出來了就有了那個段子,全款的先進來,首付90%的等一會,公積金跟首付20%的把小黃車開走,別擋門口。

搖號買房?滑稽可笑,還是利國利民?

買到就是賺到的事情,大家都懂,但是拼的就是實力了,沒有足夠的現金,再便宜的房也買不到啊。傷誰?當然還是剛需。怎樣才能不叫市場失衡,怎樣才能讓有錢的不一定有資格買房,真正的剛需也有機會擠進去買到房?…從古至今,中國人最喜歡“抓鬮”,大家都懂的,當人的能力無法決定的時候,就把事情交給“老天”吧!!所以各地就紛紛出現了“搖號買房”。先看對樓市的影響。

第一, 促進公平公正。剛需在這個社會上,就像“後媽”的孩子,多少次誤傷的總是他。長期以來或許樓市欠剛需的太多,所以這次的搖號至少看起來公平了許多。因為如若不然,某些剛需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買房,雖然搖號,雖然存在幾率,但至少還有希望。就是說搖號買房後,起碼買房已經不僅僅是有錢人的遊戲了。前幾日,上海某樓盤開盤,不是有鍾x良,梁X偉等一眾明星參與進來搖號,說明已經不是有錢就可以買的了。

第二, 穩定市場,延緩購買時間。

在搖號大軍裡,每次按比例“上車”,上不來的就下一趟。從某種程度上講,把這些購買力人群,用搖號的方式拖長了,延長了他們的購買時間。或者說的直接點,購買需求被延緩了。比如原來這些人都打算一年內買房的,現在讓他們三年內買上房,還有一些改善型需求的,會因為怕賣掉手中的房子,再買的時候搖不到號,會暫時放棄置換的想法,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先緩緩的狀態,這樣一來房地產市場就會進入平穩階段。整天說樓市需要長效機制,這不就是想辦法讓其長遠的有效機制嗎。

搖號買房?滑稽可笑,還是利國利民?

第三, 開發商“舞弊”行為得到抑制。之所以出這麼個看起來“公平競爭”的措施,主要是因為剛需在開發商那裡有太多“不公平待遇”。政府限房價,開發商就巧立名目,增加裝修費,不讓賣的太高,開發商就要求一次性付款。總之,體現多年那句老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在,搖號買房出現了,先讓你限價,再讓你搖號。感覺開發商像一個被綁架的人質,被兩個彪形大漢夾著,政府上來,左邊一巴掌,右邊一巴掌,而且你還動彈不得。其實,我特別想看開發商下一步怎麼應對。理論上搖號對開發商沒有什麼影響,不管賣給誰,房子都是賣出去,都是一樣的收錢。但是,開發商的天性就是,要錢,越多越好,而且回款越快越好。曾經政府限價,開發商就捂盤不賣,還有的拍地了不動工,後來政府規定拍地你就得按時開發。開發商那裡又想出裝修費,全款買房,號子費,茶水費等等各種辦法,奸商啊……搖號以後,這些算是被全部取締了。

任何一項措施的出臺,都會伴隨著爭議前進,都會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一定副作用。搖號買房的副作用,首先是剛需買房門檻更高了。如果說以前攢夠錢是主要的,現在來說還要攢夠“人品”,才會那麼幸運搖到號。

因為一手房太“便宜”了 ,而且開發商不能徇私舞弊了,於是有錢沒錢的,只要有資格的大概率都會來先排個隊,等著搖號。所以一些急需買房的,比如著急結婚生孩子的剛需,會被這大隊伍稀釋掉,增加購房難度。以前讓我交社保,我這悶頭交了5年社保了,準備拿到購房資格,你又來個搖號,萬一再搖個五年可咋辦,到時候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搖號買房?滑稽可笑,還是利國利民?

其次,對二手房市場的影響。

這個幾乎是所有問題議論的焦點,一手房雖然限價但是要拼運氣,所以又會讓一些人轉頭去“二手房”。造成二手房緊缺,進而催高二手房價格。然而,按國人的習慣,一般有便宜的不會買貴的,哪怕有一線希望。除非到萬不得已,才會選擇去買二手房。所以,兩手準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一邊對比二手房,一邊等搖號,如果那邊搖到號,二手房這裡立馬掉頭就走。另外,不要忘了,二手房價格是要看周圍一手價格的,搖號,但並沒有放開限價二手房價跟著一手走,一手房價格不高,二手也不能高到哪裡去。如果真的有二手房價格倒掛嚴重的,像廈門二手房比一手房貴兩萬塊一平米,差距越大的,肯定選擇一手房的更多,搖號買不到,寧可徹底不著急,怪老天不垂涎,也不會多花那2萬一平的冤枉錢的。

每項政策落地,都並非一蹴而就,肯定都是政府經過深思熟慮的,至於效果如何,就需要時間的驗證了。不管是限價,還是今天的搖號,總起來思路就是,不讓房價過快上漲,而且要建立長效機制,照顧剛需,能做的儘量做到。

今天,看起來,可能會感覺買房也要“搖號”?這麼可笑的事情,很像小孩過家家,如果仔細推敲起來,就會感覺,這一政策並非腦!子!有!泡!而是又一次感受到領導人們用!心!良!苦!當然,所有的政策或者改革都是雙刃劍,可能總會傷到一些人的利益,總會給一些人帶來利益。但是個人的利益,總歸不過是一些錢財上的利益,而放眼未來,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全社會利益,保證國家發展的利益。

最後,要提醒的是,在以後的日子,不管剛需還是改善,可能都要適應買房搖號這個政策的存在,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感受為樓市帶來的變化。總而言之,政府所做的一切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踐行那句話:房子是用來住的。

作者/Wechat:mkshfx

來源:美房網深圳站(meifang-sz)

鄭重聲明:本文在美房網深圳站首發,是美房網深圳站原創文章,歡迎轉發,不歡迎轉載。如需轉載請保留本版權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