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干預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危機干預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危機干預中,影響危機者,帶動危機者進行積極思考的,不是干預者的技術能力、學識水平,不是因為干預者懂的更多,也不是干預者的“愛心”有多博大。而是“生命能量”的影響。

干預者“生命能量”有多強大,對危機者的影響力就有多大。

如果幹預者本身能量就很微弱,不但幫助不了危機者,甚至捲入到危機中,把自己消耗殆盡,最嚴重的就走到了生命盡頭。 干預者的“生命能量”這麼重要,是不是在接受“危機干預課程”的訓練時,首先對其進行“如何提升生命能量”的指導呢?

首先有三個錯誤的認識,需要我們重新理解。

1.干預者的 “生命能量”,不是來自理想或人生目標,對目標達成的慾望能產生很強的動力,但是這種動力是短暫的。有人沒有達成目標更加挫敗而脆弱;有人目標達成後覺得生活沒有意思;有人為達目標不擇手段……

2.干預者的“生命能量”,不是來自於“信仰”,信仰對人類幸福的貢獻,人為成果的遺留,對美好生活的創造仍然如此蒼白無力。

3.干預者的“生命能量”,不是來自於“內省”,有時通過對內思考可以增強生命的力量感,但是在面對抑鬱情緒時,比較外向,愛和朋友聊天的人還更容易走出來,向內思考的人更加困難些。

我們需要一種能量,可以整合到我們人格里面,可以支撐起我們整個生命,能支配我們的精神、思想、行為。這種能量來源於哪裡?——就是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值得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深度探索的問題,各種專題的討論很多,各有見解和智慧,不一一敘述了。危機干預的研究者引用了阿德勒的觀點:“生活的意義旨在對團體貢獻力量。”比如那些足球運動員,為了團隊的榮譽,能克服身體上的傷痛,發揮出最大潛能。比如那些為了人類的進步,或為了社會利益的人往往能創造奇蹟。

無論怎樣的探索,生命的四個維度:生命的長度、生命的寬度、生命的質量、生命溫度。是我們思考的方向。

下一篇:危機評估。我們用一句話判判危機當事人的情緒儲備狀況。進一步簡易評估是否致命性危機。 謝謝粉友,您的關注和支持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