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增速遲緩,土儲成珠江實業可持續發展關鍵

規模增速遲緩,土儲成珠江實業可持續發展關鍵

日前,廣州珠江實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江實業”)發佈公告稱,擬以“股權+債權”的形式,向廣州東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投資額度不超過4億元。其中,以增資擴股形式投入股權本金0.65億元,成為項目公司股東,增資完成後持股30.23%;剩餘款項作為債權投資款,年利率12%,借款期限3年。

作為廣州第一家上市房企,具有國資背景的珠江實業近年來的業績增速相對遲緩了一些,銷售額至今仍停留在幾十億元規模。尤其在近幾年,珠江實業不僅被眾多房企“後生”超過,與另一家廣州市屬國資房企——越秀地產相比,後者也已將今年目標定在550億元,其今年1月的銷售額就接近珠江實業去年全年。

“珠江實業規模做不大的原因還在於過分注重既有項目經營。”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中國建設報表示,很多企業這兩年積極進行外部戰略投資,且具有較為清晰的產品線,所以成長性會較高,這一點值得珠江實業學習。另外,珠江實業的項目開發週期過長,也使企業容易錯過好的投資機會,需要改進。

規模增速有待突破

珠江實業的前身是廣州珠江房地產公司,是原廣州珠江實業總公司(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的全資附屬公司,初創於1985年4月。1993年10月,珠江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世紀90年代,珠江實業曾與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越秀地產的前身)和廣信房產被並稱為廣州房地產市場的“三大寡頭”。

在廣州的老城區,有不少珠江實業早年開發的項目,如淘金北小區、站前路小區、松柏崗小區、昌崗中路小區等。此外,珠江實業還承建了白天鵝賓館、中國大酒店、花園酒店、廣州體育館等多個廣州市地標性建築。

然而,二十年後,珠江實業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據珠江實業近幾年的年報,2013年~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37億元、21.3億元、33.29億元、41.01億元和42.4億元。而2018年一季度,珠江實業實現營業收入7.95億元,同比下降41%。

在銷售額方面,中國建設報根據珠江實業公佈的季度銷售簡報統計出,2016年為37.75億元,2017年為39.32億元。在各大主流房地產研究機構的排行榜中,珠江實業並未進入前200名。而在其大本營廣州,研究機構發佈的一份2017年廣州房企銷售額Top30排行榜顯示,珠江實業的流量銷售額位於第30名,權益銷售額位於第29名。同為廣州市屬國資房企的越秀地產則分別位列第5和第4位;在銷售面積排行榜上,珠江實業則未進入前30名。

較低的銷售額也導致淨利潤處於低位,珠江實業近年來最高的淨利潤是2013年的4.5億元,之後再也沒能回到這個水平。根據公司年報,2014年~2017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2.69億元、2.87億元、3.33億元、3.6億元。與成立於1984年並於1991年上市的同時代房企萬科相比,後者2017年的淨利潤已超過200億元。

廣州知名房產專家韓世同對中國建設報表示,珠江實業上市較早,但企業還保留著國企的運作機制,企業自身對規模增長也許沒有太大期許。如果想做大做強,在規模上有所突破,應儘早引進市場機制使企業的管理更加靈活。某研究機構廣州分部的分析師也持類似觀點:“珠江實業近年來規模增速緩慢,可能是企業自身對規模化發展沒過高追求,或者是母公司沒有將其作為主力來發展。”

規模增速遲緩,土儲成珠江實業可持續發展關鍵

土儲成未來發展關鍵

“珠江實業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儲備,它要適應招拍掛的拿地方式。”多年前就有券商分析師這樣表示。事實上,早在2013年,珠江實業的管理層就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時任財務總監張逸波在2012年業績會上表示,公司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土儲不足,也正在積極拓展。但目前來看,這一問題仍然存在。

近幾年,珠江實業鮮有在公開市場拿地的舉動。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目前有3個待開發項目,且均屬於合作開發。其中,海口市秀英區五源河休閒度假區權益佔比51%,珠江天晨項目佔比49%,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以南、德政中路以東的JY-8地塊佔比25.95%。此外,還有6個位於廣州、長沙、海口、三亞和合肥的在建項目。根據4月底發佈的最新銷售簡報,2018年第一季度,珠江實業無新增房地產項目。

招拍掛拿地上很少看到珠江實業的身影,是因為其近年調整了發展思路。在2017年年報的競爭力分析中,珠江實業表示,公司不斷探索企業精準定位,通過鑽研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及產品力升級的發展特徵,運用“股權+債權”配以保底回報的收購模式,為項目併購和拓展開闢新局面。

除了今年6月,珠江實業以“股權+債權”的模式4億元投資廣州東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17年,珠江實業還投資開平恆祥公司,持股40%;投資廣州市穗芳鴻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49%。其中,僅債權投資一項,2017年就為珠江實業帶來0.28億元的淨利潤。

韓世同認為,珠江實業在公開市場拿地並不佔優勢,但可以憑藉國企背景抓住廣州舊改機會。根據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公佈的《廣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計劃》,涉及全面改造項目47個,改造面積達1987.53萬平方米。無論項目數量還是面積,都遠遠超過前兩年。不過韓世同也坦言,要想吃下這塊“蛋糕”,企業還須增強對舊改項目的操作能力。

規模增速遲緩,土儲成珠江實業可持續發展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