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個一」安全監管爲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籌)既是以煤化工及深加工項目為主導產業的龍頭工業區,又是以新型建材為轉型跨越發展的經濟增長極,在轄區內危險點源多,安全風險大,監管責任重。2017年6月,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籌)創新建立了安全監管“五個一”長效機制,即:一日一督查、一週一例會、一月一演練、一季一互查、一年一評比。要求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履職盡責,切實加強安全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經濟轉型跨越發展保駕護航。通過近一年來對“五個一”長效管理機制的運行,安全監管成效顯著。

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個一”安全監管為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整改

  堅持一日一督查。開發區成立了安全生產督查領導組,分管安全負責人或具體負責人每日到現場,對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督促企業進行自查和整改。截止2017年年底,開發區共對轄區內企業提出安全隱患230餘條,落實整改221條,其餘問題正在整改當中;督促企業自查安全隱患3252餘條,已落實整改3248條,開發區對其整改情況報告一一進行復查。

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個一”安全監管為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定期召開安全環保工作例會

  堅持一週一例會。開發區每週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總結通報各相關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要求各相關企業“一把手”每週至少部署1次安全工作,每週至少帶隊檢查1次安全生產。同時,建立了開發區安全環保工作微信群,所有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分管安全負責人、安環部長及安全員均被邀請入群,開發區定期發佈督查信息,不定期發佈安全方面的時事新聞。安全例會的通報制度和安環群發佈的督查信息,讓各企業間形成了對比、對照、互爭先進的心理,切實讓那些隱患多的、整改遲緩的企業“紅了一把臉”,有效促使企業正確認識安全生產隱患整改刻不容緩。

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個一”安全監管為轉型發展保駕護航

開展安全消防演練提升安全應急能力

  堅持一月一演練。從去年7月開始,開發區組織大型的專項安全生產應急演練共6次,其中包括:粗苯罐區火災、氯氣洩漏、雙氧水氧化塔爆炸、氨氣洩漏等專項演練,讓相關人員瞭解不同類型的安全事故如何應對和處置。並督促企業自行開展應急演練14次,整體提升了企業員工應對安全生產突發事故的能力。

  堅持一季一互查。去年10月--12月期間,分兩批開展了焦化企業和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互相檢查。這既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一次有效探索,也是完善今後一個時期安全監管模式的新嘗試。通過“區域換位、同行業換位、同類企業換位”互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排查整治事故隱患,堵塞安全管理漏洞,防範和控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組織互查的過程中,為避免企業間“抹不開面”、“不好意思”互相查找安全隱患,為此開發區要求各互查人員每人至少查找5個問題,採取“不怕找錯、就怕不找”的工作方式,然後對存在異議的問題進行會同審核,這樣不僅可以使互查行之有效,而且還對平時大家掌握的不夠清楚的、概念模糊的問題通過會審後,更加明確法律、法規和國標、行標對其如何定義。既促進了企業間互相交流學習,互相取長補短,更強化了開發區的安全生產工作。

  堅持一年一評比。每年進行一次綜合考核,考核包括安全生產相關手續的辦理、安全生產臺賬的建立、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與整改、安全知識競賽的答辯以及安全培訓、安全宣傳等工作的開展落實情況,注重對常規性、日常性重點工作的及時性考核,把綜合考核與年終考核、日常考核有機結合起來。考核前三的進行表揚通報,考核靠後的要求企業對其安全分管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進行處罰,對不適合安全管理崗位的分管領導和安全部長,開發區直接要求換崗。

  除此之外,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還組織轄區內相關企業編排了安全生產視頻《傷不起》、安全攝影、安全生產致家人的一封書信等宣傳活動,實行了項目試生產期間開發區工作人員和開發區消防隊24小時生產現場值守制度,確保第一時間及時應對。

  今年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籌)將開工建設共計620萬噸焦化、30萬噸甲醇、10萬噸聚合切片、6萬噸錦綸短纖維、20萬噸氯蠟等項目,同時引進空氣能發電、生物製藥、智能集裝箱、鋰電池正極材料、3D打印材料等一系列煤化工深加工及新材料轉型項目,貫徹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工作將進入施工高峰期、攻堅關鍵期,其形勢更緊迫、任務更艱鉅。在這激盪人心的新時代,該區將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契機,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加速推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落地生根,為全市轉型發展保駕護航。(王 鵬 王贇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