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頭暈又健忘,腦供血不足害的!4祕訣拯救免煩惱

夏天本該是全身活力最好的季節,但自入夏以來,許多人三天兩頭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且經常伴隨記憶力減退、忘東忘西的症狀,讓人不禁懷疑「我突然變笨了嗎?」其實,這很可能是腦供血不足惹的禍!

夏天腦供血不足常見於三高族群

夏天頭暈又健忘,腦供血不足害的!4秘訣拯救免煩惱

圖片編碼:P12071

每到炎熱的夏天,因腦部供血不足,引發頭暈、頭痛、健忘、晚上睡不好、白天煩躁不安等症狀的患者就會大幅增加。賴睿昕中醫師表示,夏天慢性腦部供血不足的情況,主要出現在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的三高族群。

三高族群如果出現動脈粥狀硬化斑塊,造成動脈血管狹窄,再加上天氣熱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血液裡面的血脂、血糖增高導致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腦組織的正常供血也會跟著減少,繼而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局部腦組織缺血壞死,引發腦中風。夏天慢性腦部供血不足,很容易出現健忘、頭暈、頭痛等不適。

夏天頭暈又健忘,腦供血不足害的!4秘訣拯救免煩惱

圖片編碼:P12247

大腦供血短缺小心加速失智病狀惡化

另需注意的是,腦部供血不足也很容易引發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在天氣炎熱又沒有空調的情況下,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很容易惡化。

這類型的中樞神經退化,早期治療是關鍵。可是,早期神經退化的些微變化,不見得會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即使手指不自覺地輕微抖動、情緒變化或偶發性跌倒,也很容易被輕忽,日子一久,結果當然是退化加速,症狀越來越明顯。因此,提醒民眾若感覺夏天身體有些許異常,都要提高警覺,儘早藉由現代的肌電圖、醫學影像等檢查進行了解。

夏天頭暈又健忘,腦供血不足害的!4秘訣拯救免煩惱

圖片編碼:P11673

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1.不熬夜,不要勞累過度

不少人的腦供血不足,是工作生活中勞累過度,睡覺不規律,經常熬夜等因素導致的。要恢復腦供血,最好的辦法就是勞逸適度,生活規律。儘量減輕自己的壓力,能白天做完的事情不要推到晚上,減少應酬,不要熬夜。

2.少用電腦,少看手機

如今生活方式變化非常大,不僅年輕人,很多中老年人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這是現代人腦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應少用電腦,少看手機,避免頸椎疾病,減少用腦時間,保持頭部血液充足暢通。

3.飲食清淡,控制食鹽攝入量

研究顯示,日常食鹽量過多,容易引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應控制食鹽攝入量(每日6克以下,已患高血壓則控制在3克左右),即用鹽量為正常飲食中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時還要減少糖和滋膩類食物的攝入,宜多食黑芝麻、蘑菇、黑米,避免吸菸和飲酒。

夏天頭暈又健忘,腦供血不足害的!4秘訣拯救免煩惱

4.陶冶性情,適度鍛鍊

不良刺激及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可造成頭昏腦漲,血壓突然升高,故應避免情緒激動。應在日常生活中放平心態,做些簡單的手工勞作或家務事,也可以唱歌、練太極、練書法、打球、快走、慢跑、散步等陶冶性情,適當鍛鍊身體,增加對腦部的供血量,增強抗病能力。

5.換季時節,注意防寒保暖

初春換季時節,氣溫不定,早晚溫差較大,血管容易劇烈收縮,易引起腦供血不足,體內腸胃受涼也會令血流放緩,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因此腦供血不足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6.夏季悶熱,應加強空氣流通

夏季悶熱,氣壓低,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收縮導致痙攣,腦供血不足的患者容易引發頭暈、痛疼、胸悶、心煩、氣急、心悸等不適症狀,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這樣的環境下應加強室內的空氣流通,如室內增加排風扇;外出儘量少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等。

7.按摩太陽穴,緩解不適

按摩太陽穴,緩解腦供血不足:平躺在床上,用兩拇指指腹分別壓住左右太陽穴,用力稍強,順時針方向揉16圈,逆時針方向揉16圈,順時針揉吸氣,逆時針揉呼氣。共揉兩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