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潛山為古皖之源,有二喬故里美譽,二喬故事家喻戶曉。為傳承潛山歷史文化內涵,為古皖名城增輝,為百姓休閒生活增色,潛山縣首個綜合性開放公園——二喬公園於2017年1月1日開園。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二喬公園已初具規模,溼地、林木、水榭、廊橋、觀景臺、擁有潛陽十景之首美譽的胭脂井,都已完美融入二喬公園之中,使其旅遊主題特色更為鮮明。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潛山在周代為皖國封地,都城被稱為皖城。據《三國志·卷五十四·周瑜傳》載:“建安四年,(孫)策以(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這裡的“橋公”雖僅見尊稱其姓,始終未見其名;但“橋公兩女”,就是大橋、小橋,至五代後,橋即去木為喬;“皖”即皖城,今潛山縣城是也。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江西詩派領袖黃庭堅的二喬詩可徵可信:“築屋皖公城,木末置曲欄,歲晚對煙雨,人家橘柚間,獨秀司命峰,眾邱遜高寒,松竹二喬宅,雪雲三祖山。”詩中所點皖公城、司命峰、二喬宅、三祖山皆為天柱名勝,與今日潛山縣城所見相符無誤,足證潛山是二喬故里。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三國志》作者陳壽描敘喬公兩女美貌嫣然,傾國傾城,“皆國色也”;孫吳二雄與二喬入雙出對由此載入史冊,傳為佳話。蘇軾詞中有“小喬初嫁了”句,杜牧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更平添故事的傳奇色彩。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江表傳》還記載,孫策從容戲言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藉此,喬公一躍為國丈,時人尊稱之為“喬國佬”。《三國演義》更是濃墨重彩地渲染了這段風流韻事。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歷代有關於二喬的詩句還有不少。如宋代陸文圭的《題二喬手卷二絕》句:“國色妖嬈書不如,風流二媚信消渠。阿承醜女無人聘,自契衣裝過草廬。”明代高啟的詩句:“共憑花幾倚新妝,玉女陰符讀幾行。銅雀那能鎖春色,解將奇策教周郎。”等等都不乏讚美二喬的貌美賢淑。只是可惜天妒良緣,在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羽扇綸巾”的英雄英年早逝,而美人命薄,二喬“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在如詩如畫的皖南,年紀輕輕就過上守寡寂寞的生活。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安慶府志》載:“漢末喬公有二女居此,皆國色,孫策克皖娶大喬,周瑜娶小喬。二女以殘脂粉投井中後,井水帶脂粉色,故名胭脂井”。胭脂井,位於喬宅後院,水清且深,井旁有梳妝亭,喬家姊妹常臨井梳洗。妝罷,依欄照影,互以胭脂點井水中倩影為戲,長年累月,井水變紅,水味也作胭脂香了,顧名“胭脂井”。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二喬梳洗打扮,顧影自盼,詩情畫意,依稀可現!今日環繞“胭脂井”,可曾感受到二喬的悲慼心境,正應了李清照詩句所言:“香冷金貌,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攝影:潛山拍客余文革

歷史的塵埃似乎早已經灰飛煙滅,而關乎“二喬”的傳說卻流傳至今,演繹成千古佳話。對於三國“二喬故里”域名之爭,也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只是這文化之爭,其目的都是為了傳承本土文化精髓,推動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當無可厚非。在城市化發展和建設不斷加快的今天,我們應該把更重要的精力和財力放在那些需要進行拯救性保護、亟待修繕和傳承的民族傳統文化遺存上來,並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令人欣慰地是,潛山二喬公園的建設,將古皖文化的傳承與城市化規劃發展有機結合,不僅使古皖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又探索出一條古為今用、發展與保護並重的文化傳承之路。可以想見,當人們漫步於這瀰漫著三國古風的開放性城市公園裡時,當人們遊弋在胭脂井旁盡賞四季風情之時,一定會切身感到“二喬”就在我們身邊,也一定會使得“二喬”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女神。

走遍潛山|潛陽勝境胭脂井 古皖美苑二喬園

來源: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雲林書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