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社會辦醫,別讓「假華佗」渾水摸魚

社會辦醫正迎來央地多重政策力挺。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已經有近20省市發佈促社會辦醫新政,涵蓋降低准入門檻、提高審批效率、提供財稅和投融資支持等多項關鍵內容。在專家看來,社會辦醫步伐再提速,將為公立醫院破除壟斷以及醫改的深入推進提供又一“強心劑”。(7月9日 《經濟參考報》)

最近這幾年,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社會辦醫的步伐越來越快了。我國“社會辦醫”正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年末全國共有醫院3.0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1.8萬個。相比2016年,公立醫院數量減少了約1000家,而民營醫院增長了2000家。

“社會辦醫”,各地也都是十分支持的,甚至是一再實現政策的扶持和優惠。今年以來,包括湖北、湖南、山西、福建、天津、浙江等近20省市就促進社會辦醫出臺支持政策。其中,湖北省提出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大力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山西省明確發展社會辦醫23項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浙江省還成立了首個社會辦醫醫聯體,75家社會辦醫醫療機構加入。

“社會辦醫”的好處很明顯,一個方面是打破了公立醫院一家獨大的壟斷地位;一個方面是紓解了看病難的現象;一個方面是給了患者更多的選擇;再一個方面是,由於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競爭,有利於醫療事業的真正發展。

然而,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社會辦醫”存在的問題。在網絡上開展“競價排名”的,藉助“著名醫院”名義實施騙局的,舉著手術刀“半途加價”的,聲稱“能治癒癌症”的,開展“看衣著收費培訓”的,“沒病看出一身病”的,聘請醫托去爭奪患者的。這些現象裡,有很多都是私立醫院的身影。“社會辦醫”,衍生出的唯利是圖,忘記責任,忘記擔當的現象十分嚴重。甚至一些私立醫院裡的醫生就是“假華佗”,把患者當成了案板上的肉。“社會辦醫”資本的介入,考慮的只是賺錢,甚至是騙錢。

“社會辦醫”是解決看病難,是化解體制頑疾的有效辦法。然而,在出臺政策扶持“社會辦醫”的時候,在降低准入門檻的時候,還需要把好關口,不給“假華佗”渾水摸魚的機會。

“社會辦醫”,國家層面也是重磅政策連發。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核心內容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社會辦醫”門檻將大大放開。這是一件好事情。

然而,我們更需要把“社會辦醫”做出“社會辦益”,唯此才能真正造福患者。最重要的是,不給“假華佗”渾水摸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