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赢,你能干什么?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实兵对抗的启示(二)

为打赢,你能干什么?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实兵对抗的启示(二)

了望更搜索海上可疑目标

  • 启示三:从“搭班车”到“组班车”,不只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维和练兵模式的深刻变革。

“发现敌舰!战斗警报!鱼雷攻击!”25日下午2时许,战斗警报突然拉响。潜艇的战斗警报不像水面舰艇上那般尖厉,而是略显低沉,但是营造的紧张气氛尤甚。

此时在海面上,由多艘驱逐舰和运输船组成的护航运补编队正试图冲破潜艇封锁区,对某岛进行补给。红方某潜艇发现、判明目标后,随即展开鱼雷连射攻击。

“有点小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鱼水雷班班长宋昆鹏守在战位上,只等上级一声令下,他就按下发射按钮。

宋昆鹏兴奋的是,这次演练他们班一下子打了3条鱼雷。而让作训参谋李贵彬自豪的是,此次他们联合了3个单位的舰艇、直升机和反潜巡逻机参演,参与兵力之多、协同难度之大、对抗程度之深,均创该支队记录。

该部队是海军唯一一个整建制驻守在一类海岛的潜艇部队。支队党委明确提出,驻地可以闭塞,但思想不能闭塞,必须主动“走出去”搞训练。

过去,该支队也曾多次邀请友邻舰艇、航空兵部队一起训练,但因观念之囿、利益之墙、制度之缺,吃了不少“闭门羹”。支队一年一度的实兵对抗演习,通过舰队层面来协调,兵力是凑齐了,但大家平时都是“各训各的”,演练中更像是“握手寒暄”,协同训练水平一直难有大的突破。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让该支队领导郭进军记忆犹新的是,那年舰队组织某重大军事演习,临近尾声,该支队积极向舰队申请,让参与演练的扫雷舰推迟撤收,与他们一起进行布(扫)雷科目演练。

没想到搭一趟“顺风车”,居然趟出了一条协同训练的新路子。近年来,该支队以参与上级组织的重大演习演练为契机,主动与参演部队进行潜艇布雷、潜舰机自由对抗、直升机“应召反潜”等实战化课题演练,部队联战联训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然而,更让支队官兵欣喜的是,去年舰队出台了训练资源统筹共享制度,为舰队部队开展协同训练、对抗训练提供了更好的制度支持。即由一个单位牵头“组班车”,把相关单位扭在一起练,通过整合辖区内训练兵力与保障资源,以提高训练效益。

“过去我们老是‘搭班车’,现在终于可以‘组班车’了。”作为此次演练海上指挥所的指挥员,该支队参谋长汪家友登上了某驱逐舰支队的黄山舰。他说,联演联训要摒弃过去“谁组织谁当老大”的固有思维,让参演的各兵种轮流“唱主角”,大家各取所需、互惠共赢,才能心意相通、真打实抗。

从“搭班车”到“组班车”,不止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想和练兵模式的深刻变革。为最大限度贴近实战,演练期间,该支队参演的2艘潜艇共对潜、对舰攻击并实射鱼雷××条。同时,潜艇又是受攻击的目标,参演的护卫舰、直升机也对其发起攻击并实射鱼雷。他们还开展试验,保障直升机检验某新型鱼雷。红蓝双方“诚意”满满,收获更是满满。

“这次打的雷,比过去一年演练打的都多。”该支队鱼水雷业务长刘爱明感慨地说。虽说实射武器的数量并不能与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直接划等号,却折射出部队训风演风日趋严实,备战打仗迫在眉睫。

为打赢,你能干什么?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实兵对抗的启示(二)

任务潜艇紧急出航

  • 启示四:对照打仗标准,必须破除以往提高指挥层级保安全的思维定势,把指挥席还给艇长。

“我航线附近发现不明国籍潜艇。”23日下午,某潜艇出航没多久,“敌情”就不期而至。这是一道极普通的“敌情”,艇长李斌第一反应就是“下潜”。

事后,随艇出海的支队领导却提出了质疑:“你们的任务是什么?有没有进入情况?一遇敌情就下潜,难道没有提前规划防潜机动航线……” 支队领导连珠炮似的发问问得李斌哑口无言。

“不逼到绝境,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李斌坦言。接到演练任务后,他几乎每天晚上睡不到3个小时,既为自己能独立指挥而兴奋,又有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

让艇长独立带艇参演,是该支队紧贴实战练兵的又一创新之举。演练前,支队召开党委扩大会。经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除了演练科目从严从难设置外,还必须改变过去机关人员随艇“保驾”的练兵模式,放手让艇长去指挥。

消息一出,整个支队都炸开了锅。有人说,让艇长指挥,万一在对抗中吃了败仗,作为东道主,这脸往哪搁?还有人担心,艇上部门干部资历尚浅、经验不足,独立值更行不行?航行安全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使命特殊,潜艇通常是独立遂行任务,对指挥员综合判定、临机决策等能力要求极高。而长期以来,执行重大任务由上级领导、机关人员随艇“保驾”几乎是惯例。

为打赢,你能干什么?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实兵对抗的启示(二)

舰载反潜直升机出击

“按岗履职是部队有序运转的前提,真打起仗来,哪来那么多的上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给各艇‘保驾’?”对照“以打仗的标准,从严从难组演”要求,该支队党委思想高度统一,必须破除以往提高指挥层级保安全的思维定势,把指挥席还给艇长。而且就从这次演练开始——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溜溜。

放艇长“单飞”并非易事。除了转变观念,还要提高艇长、副艇长独自带艇执行任务能力。今年初以来,该支队着力对艇长、值更官进行业务集训,对作战筹划、方案拟制、敌情应对、潜艇操纵以及应急情况处置等科目逐一强化。

此次演练,他们明确规定,随艇出海的支队领导和机关人员只作为观察员,只要不发生安全问题,不得干预潜艇本级指挥。而在演练间隙,支队领导又临机设置多种突发敌情,锤炼艇长、值更官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对照《潜艇指挥员能力评估表》全程打分,为最终实现艇长“放单”提供科学依据。

30日下午,某潜艇缓缓靠上码头。离艇前,支队领导拍了一下李斌的肩膀,说,“李艇长,这次表现不错,但是离打赢还有差距,还得好好练。”

“是!”李斌敬了一个礼。他知道,明天演练复盘自己少不了“挨训”,但是心里却格外敞亮。经过这场演练,他相信自己的下一仗会打得更好!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为打赢,你能干什么?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实兵对抗的启示(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