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臍帶血無法自救白血病

 日前,一篇《臍帶血能自救白血病?專家:沒用!還抽掉嬰兒一半血量》文章在網上爆紅。相信一些人早就聽過臍帶血關鍵時刻能救命的說法。可這篇文章,一下子讓臍帶血存儲備受爭議。儲存自體臍帶血究竟是為生命“保險”,還是“商業騙局”? 國內有沒有利用自體移植臍血來治療白血病的先例?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保存臍帶血無法自救白血病,捐獻臍帶血用於造血幹細胞意義更大。

保存臍帶血無法自救白血病

小伍 圖

沒有白血病患兒用臍帶血自救的病例

據無錫市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沈雲峰介紹,在無錫地區,沒有白血病患兒用臍帶血自救的病例。首先,臍帶血的主人患白血病的幾率相當低,其次,就算是真的得了白血病,也不是就能用自己的臍帶血來做治療的,要具體病例具體分析。其實,90%的白血病患者不適合自體移植,白血病有一定的遺傳性,臍帶血不能糾正自身的基因缺陷,保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是違背科學常識的。也就是說,有基因缺陷,保存了臍帶血也不能用,沒有缺陷,根本就用不著。其次,臍帶血儲存的量只能夠供給體重30公斤以下的兒童使用。通常,醫生會採用雙份或三份來源於不同嬰兒,但配型完全相同的臍帶血,才能滿足臨床治療上對造血幹細胞的數量要求,達到治療效果。總之,目前來看,存臍帶血給自己治療的概率微乎其微。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曾專門發佈過“臍帶血使用指南”,裡面清楚地寫明瞭主流科學界的立場:在小孩出生後的20年內(臍帶血可以保存的年限),需要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極低,僅為0.0005%至0.04%,因此不推薦保存私人臍帶血。

保存臍帶血無法自救白血病

網絡

臍帶血可治病救人,丟棄未免可惜

那麼,是不是就可以據此全盤否定臍帶血的作用呢?專家介紹,造血幹細胞來源包括骨髓、外周血以及臍帶血三種,臍帶血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對於血液系統疾病及部分免疫系統疾病有治療作用。與其他兩種造血幹細胞來源相比,臍帶血幹細胞更加年輕,效果穩定,而且跟“一髓難求”的骨髓比起來,來源相對簡單好找,雖然患者仍然需要配型,但是對配型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只需在臍帶血公共庫中尋找配型基本相合的臍帶血,理論上90%以上的血液病患者都可以配型成功。更重要的是,臍帶血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程度輕。移植物抗宿主病通常是骨髓、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失敗的主因之一,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容易植活,移植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經濟成本低、手術費用低。更重要的是,臍帶血均為實物儲存,臨床應用及時,不存在捐獻者悔捐的風險,為患者節省了大量的治療時間。

國家衛計委相關文件中批准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的疾病有:獲得性惡性疾病(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等)、獲得性非惡性疾病(重症再障、重症放射病等)、遺傳性疾病(骨髓衰竭、血紅蛋白病、重症免疫缺陷病、代謝性疾病等)。目前,一些應用還在臨床試驗階段。隨著幹細胞治療技術的不斷深入,臍帶血等造血幹細胞在疾病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臍帶血有存儲價值。

相比於自存臍帶血,更應該推廣的是捐獻

既然如此,是不是所有人都應該保存臍帶血呢?專業人士介紹,臍帶血是有用的,但如果要自己保存就沒有必要了。與其花錢去存,不如免費捐給公共血庫,這樣一來可以救治其它有需要的人,也大大提高了移植成功率。據介紹,臍帶血的保存分為家庭自存和公共庫捐獻,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區別,其實簡單來講,自存是出於家庭自用目的的保障行為,捐獻是奉獻愛心救助他人的行為。由於捐獻臍帶血的人很少,所以目前絕大多數臍帶血都在自體血庫。如果捐獻的人多了,用的時候也就更方便、更便宜。目前,全國經原國家衛計委批准設置的臍血庫共有7家,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山東、四川和浙江。臍帶血是不可再生的寶貴生物資源,沈雲峰表示:“作為一位血液科醫生,我呼籲大家把臍帶血捐獻出來,當需要用到造血幹細胞的時候,我們血液科也多一種選擇。”

不過,也有人質疑,給新生兒抽取臍帶血,是不是有損他們的健康?事實是,臍帶血採集是在嬰兒正常斷臍之後採集胎盤和臍帶裡殘留的血液,並不是抽取嬰兒身上的血液。也就是說,臍帶血是廢棄物,不存在採集嬰兒血液的情況,抽取過程不會對嬰兒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採集導致出現早產兒症狀或者認為採的是孩子的血液,屬於誤導。(小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