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周末避暑来到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双底村。

诗曰:炎天何处可登临。须于物外寻。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宜散发,称披襟。都无烦暑侵。莫将城市比山林。山林兴味深。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这是红豆杉大峡谷,水源丰沛,一年四季长流不息,里面生长的红豆杉属于国家保护植物,有几棵上千年的红豆杉树称为植物的活化石,从这里徒步需要八个小时走到河南八里沟景区。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这是山民引进的鳟鱼,属于冷水鱼,生长较慢,必须山泉水才能成活,30元一斤,特别好吃。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终日碧溪声自喧。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长夏山村诗兴幽,趁淡多在碧泉头。

非关好景留人醉,自是行人醉不休。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烤一只山羊,配冰镇啤酒,三五好友,在山中醉。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红白蜀葵,与山相映,美丽如画。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陵川揽胜地图。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因迷路走到一个巷道,遇见山民帮我们指路,古民居配山景,像世外桃源。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老房子还有毛主席语录,保存完好,有种穿越的感觉。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中药党参种植基地。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山雨疏疏心又惊,起瞻天色斗微明。

他年一枕太行梦,知忆蓬窗此夜声。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这一二十年,红尘中行走,浊世间炼心,只对山起念,对水动心。虽然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最钟情太行,沉淫在太行山所属的林州,辉县,平顺,陵川,壶关,也算是半个山里人了,在太行有种归属感。取次花丛懒回顾,独有太行入我眼。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玉皇庙。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太行守庙的老大爷,长寿眉,应该是积善积德之人。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云自天来舒望眼,寺因帝兴绕梵音。

老人家给我们讲解玉皇庙的历史兴衰。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每个器件都是那样精致。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西溪二仙庙

西溪二仙庙位于陵川县崇文镇西溪村,又称真泽宫,据碑文记载,寺创建于唐乾元年间(758年-759年),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加封“真泽宫”,金皇统二年(1142年)扩建,后历代皆有修葺。现存建筑后殿、东西梳妆楼为金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殿前两侧四株粗壮的柏树,据说这几棵古柏也有上千年历史了,但它们可与别的千年古树不同,因为树上长有酷似十二生肖的木瘤,所以这也是西溪二仙庙中的一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我学佛之后,我把语言或诗歌置放在佛法这个大框架里思考,写一些不论怎么看都不像诗的诗。写到诗里没有诗。这番话,令人我着迷,心无挂碍。

念一声:阿弥陀佛,莫忘对自己有恩惠的事物。

念两声:阿弥陀佛,只因相信云烟过往,世事轮回。

念到三声,便跪了下来,父母在左,妻儿在右。一生的拥有和失去,同属尘念。一念放下,刹那盛开。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侍深堂待月来。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夏至,岭尝游南太行二仙庙,谓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僧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岭愕然。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这个庙位于陵川新打造生态园区,门票免费。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非僧非俗亦非仙。一周休两天。或深山或禅院。不须问、名利萦绊。尘世事,尽如麻,我也谁能管。深山有烟霞,禅院钟声远……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三个人抱不过来的古柏。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原本是一个世界的人?但又好像不是。很想回到简单。仰首时发现,自己已是尘埃。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寺庙周边的松果。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听说二仙有求必应,主要保孩子最灵验,我捐了点香火钱,许愿两个个愿。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红尘堆里学山居,寂灭身心道有馀。

但得胸中憎爱尽,不参禅亦是工夫。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北吉祥寺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宋、元、明、清历代屡有修缮。寺院布局严谨,规模较大,是一处保存基本完好且颇具地方风格的古建遗构。原名什柱院,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重新赐额为“北吉祥院”,后代屡有修葺扩建,形成了坐北朝南、集多处不同历史信息的建筑群。现有房屋共66间,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1996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三百多年油松。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古殿清灯冷,虚堂叶扫风。

掩关人迹外,得句佛香中。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犹有前朝旧碑在,今古兴废细听钟。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有人说: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烦躁时睡觉……而清醒、糊涂、烦躁时,都适合背起行李出去走走。

也许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山里一座老宅,也许是一个不知年代的墓碑,也许是一条长满青苔的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这是寺里的油灯座,寺庙点燃油灯是一种表法行为,表示佛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能破除众生内心的无明黑暗。另根据《佛说施灯功德经》,在寺庙中给佛前燃灯是为了清净自心。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西20公里处的礼义镇北街村中。又名显应王庙,据庙内民国年间《重修府君庙碑》载,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唐贞观进士,为长子县令,有功德于潞地,故建庙祀之。寺庙创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年)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民国初均有修葺。 现存建筑山门为金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这个小狗替主人值班。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雕梁画栋。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木头镂空的动物。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崇安寺,俗称凌烟寺,为陵川大寺之首。隋开皇十六年(596)佛事开禁时,这里就比较繁盛。创建年代无从稽考,唐初原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 命为“崇安寺”。崇安寺建筑宏大,气势雄伟,经过全面修缮,重现它故有的风姿,成为陵川一著名旅游景点。崇安寺最壮美的建筑首推山门古陵楼。相传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陵墓就在楼下。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看来,你经历的只是记忆之旅!”

“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是为了摆脱怀旧的负担。”

“你带了满船的悔恨回来。田晓菲在书中有句话几乎奠定了我的旅行世界观:“遗迹是一个悖论:它是所爱的人曾经在场的见证,然而却又指向永远的缺席。在这些支离破碎的遗迹中,我们追寻某种东西:所爱的人,一个缥缈的影子,神明。我们用想象重新构筑那曾经圆满的存在;我们最后发现的,却常常是自己的面容。”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我一生都在破执,然而我一生未能破执。

我并非是一个出家之人,我只是一个没有放下的人。我只是一个木鱼,被反复敲打。

来到崇安寺,我都没有跪下。我看着一个个跪下的人,他们在佛的脚下,看起来那么和善与美好。我不是不愿意跪下,我只是不想那么形式。

我给佛拍了一张背影。佛告诉我的,我一直铭记于心。佛不愿意言说的,就如那张背影,始终难以猜透。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寺东旁边的钟楼内有一只六尺高、口围一丈五尺有余,重约万斤的大铁钟,为寺之瑰宝。传说这口钟撞起来,声波可达三十里。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大美陵川,物华天宝,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有点异域风情,最值得点赞的就是各种寺庙,古迹,民居都免费的,老乡热情厚道,牛肉丸子喝了4碗,价格你想不到,使劲猜,3元一碗,相信吗?不信就去尝尝吧,记得微我啊!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谁人不说陵川美,探幽访古游陵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