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白陉古道指的是从晋城陵川县双底村到河南辉县市十里河这一段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古道,全程百余公里,是目前八陉中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道。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生活在太行山中的先人,在久远的过去,就探索并修建成出入太行的“八陉”,从南往北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釜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巍巍八百里太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曹操的诗句更让我对太行山充满了向往,其厚重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促成了我们的南太行之行。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由于秋雨绵绵,景区入口处铁门敞开,无人看守。我们开始沿着白陉古道向前穿行。这条古道已经进行了人工修葺,成为黄围山景区的一部分。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走白陉古道必经“七十二拐”。七十二拐是通往双底村的“之”字行盘山道路,是白陉古道风景的精华所在。七十二拐就是在山顶通往山下双底村的陡峭山崖或山坡上,凿就一道“之”字形古道,每走十多米就呈“之”字形拐弯,坡度很缓,无论是人担马驮到山顶都不至于感到十分的疲惫。从崖底到山巅,共有七十二拐,全程2.5公里,相对高度达到400多米。在1972年十里河公路修建之前,白径古道的七十二拐是这一带进出山西的唯一道路,有了公路以后才逐渐被废弃,成为了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白陉古道的路面就地取材,由各种不规则的的石块铺成,最宽处约有三米,最窄处不足两米。每隔三、四米距离就用长条石将路面分割成一块,形成一个两三公分高的小台阶,这样做可以防止雨水和山洪冲坏路面,又可以有效地固定石块,保持路面平整,也可以在雨雪天气起到防滑的效果。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由于角度限制,七十二拐照不出全景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在悬崖路段行走中,可见路面青石上有马蹄状窝坑,这些坑窝均为古往今来骡马驮队反复踩踏而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俯视山下美景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山西陵川之白陉古道七十二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