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阿圊孫曉清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李懷林在660年樹齡的皂角樹旁,說起朱襄氏如數家珍。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朱貢寺炎帝朱襄氏陵院內的皂角樹至今猶在,雖歷經600餘載,依然枝葉繁茂,亭亭如蓋。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商丘柘城: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

記者從柘城縣新當選的朱氏宗親研究會會長朱曉亮處瞭解到:朱襄氏陵作為天下朱姓始祖的標誌,近日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柘城縣人民政府將誠邀海內外朱姓後人加入開發朱襄陵的行列。

朱襄氏與“朱”姓起源

“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辭源》中對“朱襄氏”詞條的解釋)。至於朱襄氏是不是炎帝之別號,尚有爭議。但朱襄氏是我國最早的以“朱”為姓者,是朱姓的始祖,卻是無可爭議的。同時,朱襄氏定都於“朱”,歸葬於“朱”,也是無可爭議的。

一、朱姓的始祖及其發源地

朱姓的“朱”字,最早是指生長在我國北方的一種樹木——赤心木,木質呈紅顏色,古名朱木,或稱株木。而朱字,在現代漢語中的含義就是紅色,當系由赤心木引申而來。

朱字成為姓氏,則與遠古氏族的圖騰崇拜有關。在遙遠矇昧的原始社會時期,黃河流域生活著兩支以朱為名的氏族群體。一支在中原地區,主要在今豫東一帶活動,他們崇拜赤心木,並以此為本氏族的圖騰標記,形成最古老的朱氏群體,其後逐漸演變成朱姓。另一支生活在山東鄒城一帶,他們崇拜蜘蛛,並將它作為本部落的圖騰和徽記,其後逐漸演變為邾氏族,其後世人將“邾”改為“朱”,作為姓氏。而據我們考證,生活在豫東一帶,以赤心木為圖騰的最早的朱姓部族則為“朱襄氏”。朱襄氏是原始社會末期的一個部落的酋長,率本部族加入了以伏羲為首的中原部落聯盟,並繼伏羲之後統領中原諸部落。今河南淮陽東北一帶是遠古時期伏羲活動的中心區域,朱襄氏部族也在此居住。朱襄氏的後裔有一部分以朱為姓,形成朱姓中最古老的一支。

姓氏學家普遍認為,朱姓有名字可考的最早祖先,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時代的朱襄氏。而據《姓氏考略》載,最早的朱姓來源有四:一是朱襄氏後人,二是帝堯之子丹朱之後人,三是舜臣朱虎之後,四是宋國國君微子之子子朱之後。

丹朱本姓祁,名朱,是上古五帝之一帝堯的長子,因封于丹水(今河南淅川一帶),故號丹朱。丹朱死後,其族人衍生出許多支脈和不同的姓氏,如丹氏、房氏、傅氏、狸氏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支以祖名為姓,形成朱姓。

朱虎,又名伯虎,是帝嚳高辛氏的大臣。相傳帝嚳有八大才子(實際上是8個部族的首領)輔助他,史稱“八元”。帝嚳死後,堯繼帝位,八元退隱。舜接替堯為帝時,重新起用大批元老舊臣,朱虎部族的首領才又復出為大臣。朱虎一族從此再度發達,他的後代以朱為姓,成為今日朱姓大家族的重要來源。

微子啟是殷(商)紂王的庶兄。周武王滅商後,實行“興滅國,繼絕世”的政策,把微子啟封到今河南商丘一帶建立宋國,以繼承商湯的香火。微子啟有個兒子叫公子朱(姓子名朱),公子朱的後代以祖名為氏,形成子 姓朱氏。關於子姓朱氏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戰國時宋國滅亡後,宋國王族逃到碭山(今屬江蘇),改姓朱。

以上四支是朱姓的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來源。而據我們對傳說時代的研究和考證發現,帝堯、舜臣朱虎、殷商宗室微子,均屬人祖伏羲氏後裔。而朱襄氏則是伏羲氏的繼承者,且不少學者認為朱襄氏是伏羲氏之後。所以我們認為朱襄氏是“朱”姓的始祖,是有一定道理的。

朱姓始源於朱襄氏,還有以下參考依據。漢代學者高誘對《春秋·古樂》注曰:“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朱襄氏尚赤,在伏羲氏湯昊(伏羲氏)朝中為飛龍氏。炎帝為火之王,藏語曰:“千里之王為湯。”因而朱襄氏又曰“湯王”。朱、赤、丹三字皆為紅色之意,因而可以同義通用,所以朱襄氏又稱“湯丹”。“湯丹”又可讀作“朱丹”、“赤丹”,倒裝語則曰:丹湯、丹朱、丹赤。因湯與陽、楊同義互假,所以丹湯又讀作“丹陽”、“丹楊”。朱襄氏東遷中原後,建都於朱(今河南柘城縣)。《路史》曰:“朱襄氏都於朱。”朱襄氏之後裔則以“朱”為姓。

朱襄氏是原始社會末期的一個部落的酋長,並繼伏羲氏之後,統領了中原諸部落。據《帝王世紀》載:“伏羲氏(傳說中的人祖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後,為女媧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六世,皆襲伏羲氏之號。是朱襄氏,乃伏羲氏之後也。”關於朱襄氏,光緒二十二年版《柘城縣誌》記載很詳細:“有巢氏沒,數閱世而朱襄氏立,群陰閟遏,諸陽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遲春而黃落,盛夏而疝痎。乃令士達作五絃瑟,以來陰風,以定群生。令曰‘來陰’,都於朱,故號曰‘朱襄氏’。”這段文字是說,在有巢氏之後,也不知過了多少代,朱襄氏做了原始部落的首領。當時陰氣閉塞,陽氣過重,瓜果蔬菜和莊稼都無法成活,並且在盛夏時節還流行瘟疫。朱襄氏命其臣子士達製作了一把五絃瑟,引來陰風,使陰陽平衡,讓居民安居樂業。於是便定都於“朱”,定號為“朱襄氏”。而“朱”地在何處?據清光緒版《柘城縣誌》載:“朱或作‘株’,陳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同時,《古史考》亦云:“陳之株邑,朱襄氏之邑。”這裡的陳,即是古之陳國(今河南淮陽)。因柘城古稱“株邑”,夏稱“株野”,春秋屬陳,戰國屬楚。況且朱襄氏的遺蹟和傳說,在柘城留下很多。一是柘城舊城內留下了朱襄王廟遺址,二是在柘東十里留有朱襄氏陵,三是在柘城民間留下了“朱襄氏鼓瑟驅妖魔”的傳說,四是有以朱襄氏為背景創建的“朱陽書院”和“襄山書院”。由此可見,朱襄氏在柘城影響之大。

二、朱襄氏對朱姓的影響

綜上所說,朱襄氏是我國最早的以“朱”為姓者,柘城是朱姓的發源地,是無可爭議的。不僅如此,《姓氏考略》中的“飛龍氏”也與朱襄氏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因為如此,明惠帝朱允炆在罹難之時,還念念不望拜祭他的朱姓先祖朱襄氏。我們知道,當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攻陷南京後,明惠帝朱允炆的下落成為千古之謎。朱棣在坐了皇帝后,總是念念不忘解開這團迷霧。在他執政的20多年裡,曾多次派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但時隔600年後,這團迷霧終於解開。據柘城縣大仵鄉大仵村《仵氏族譜》記載,明惠帝朱允炆遭燕王排擠焚宮外逃,在走投無路之時想到了朱姓先祖朱襄氏,率隨從13人前來祭奠帝陵,並在陵前親植皂角樹一棵。此樹至今猶在,雖歷經600餘載,依然枝葉繁茂,亭亭如蓋。後來,惠帝與13位患難與共的隨從結為兄弟,拆“朱”字埋頭為“仵”字,在此定居,是為“仵家村”。惠帝的埋名隱姓之舉,在柘城縣留下了朱、仵一家的說法。數百年來,大仵“仵”姓總是不忘先祖,每逢年節,都要到朱襄氏陵祭拜。不僅如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曾有日本友人自稱朱襄氏後裔,攜眷前來拜祭朱襄陵。可見,朱襄氏作為朱姓的始祖,在後世朱姓中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三、朱襄氏陵為何又稱炎帝朱襄陵

將朱襄氏解釋為炎帝之別號,來源於《呂氏春秋·古樂》:“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贏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五絃瑟,以來陰風,以定群生。”這段文字是說,過去朱襄氏治理天下的時候,天下陰氣不足,乃至風旱連年,萬物酷死,顆粒無收。於是令士達製作五絃瑟,引來陰風,使群生定,寒暑適,百物生,萬民安。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這五絃瑟是朱襄氏為了制伏風沙乾旱而發明。關於五絃瑟,《史記·三皇本紀》、《竹書紀年》、《路史》等古蹟中也有記載,均言為炎帝神農氏所作,於是漢代學者高誘等通過考證,認為“朱襄氏”就是炎帝,所以在《呂氏春秋》註釋中說:“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

關於“朱襄氏”是炎帝之別號,河南省科學院著名學者張新斌在《尋根》雜誌(2002/1)發表《炎帝朱襄氏與柘城》的文章,提出三點根據。其一是《太平御覽》卷78引《遁甲開山圖》雲:“女媧氏沒,大庭氏王有天下,五鳳異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五代,皆襲庖犧氏(伏曦氏)之號。”也就是說,古代先帝間有內在的聯繫,《左傳·昭公十八年》注:“先儒舊說,皆雲炎帝號神農氏,一曰大庭氏。”既然先帝間以“庖犧氏”而有內在聯繫,炎帝又稱大庭氏,那麼炎帝別號為朱襄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此乃根據之一。其二,《世本·作篇》記載:“昔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卻邪欲,反其天真。”又載:“神農作瑟。”《說文解字》:“琴,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絃,周加二絃,象形。”《廣雅·釋樂》也載:“神農氏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以上二點值得注意:炎帝神農氏作琴,而大量文獻記載瑟為朱襄氏所作,因而炎帝與朱襄氏關係可想而知;神農氏之琴為“五絃”,與朱襄氏之瑟“五絃”十分相近。此其根據之二。其三,根據以往學術界對傳說時代的研究成果,朱襄氏與神農氏為有血親關係的部族,他們的首領分別為朱襄氏、神農氏。在這一血親系統中出現有更大偉業的完成者炎帝,因此在後世的文獻中便出現了炎帝神農氏,或為大庭氏、朱襄氏。

四、朱襄氏在柘城留下的遺蹟

據傳,朱襄氏在朱邑某政一世,活到109歲。做了大量好事,深孚眾望。“歿後葬於城東15裡,其墓如丘,稱朱堌(見古《柘城縣誌》)。”據說朱襄氏死後,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雖多次遭洪水淹浸、沖刷,卻依然如故。到了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這裡有了人家,成了一個小村落。村西北隅有一顆皂角樹,據傳為明惠帝朱允炆逃難於此,拜祭其朱姓先祖朱襄氏時所栽,此樹枝葉茂密,濃蔭如蓋。一年夏季,眾街坊在樹下乘涼時,發現一頭豬在朱襄氏墓前拱食,拱出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眾人拾起細看,都為之驚訝。原來是一尊觀音菩薩雕像。此事傳到官府,縣官就在朱襄氏墓前修了一座寺院。大殿、山門各三間,東西廂房數間,規模頗大,香火稱盛。始稱觀音寺。因廟在朱襄氏陵前,後稱朱堌寺。

在朱襄氏陵墓地原有土丘一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於保護不善,人們積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被毀,其房料用作建小學。現存三間大殿原為小學校舍,其房頂所用均為寺院的建築材料,古式跺樑上雕樑畫棟,工筆精緻;大磚小瓦,古色古香。小學搬遷後,這裡只剩下一座高約1米的土丘、三間大殿和院內一棵皂角樹。2001年,縣人民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撥款30萬元,將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圍牆,周長158米,直徑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臺階,意為“天園地方”。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個,碑樓4座。2003年,該遺址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又撥款修復了山門,為寺院建上圍牆,樹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對於朱襄氏陵的開發,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

朱襄氏陵作為天下朱姓始祖的標誌,近日將於今年5月12日舉辦炎帝朱襄氏陵暨朱氏宗親拜祖大典,柘城縣人民政府將誠邀海內外朱姓後人加入開發朱襄陵的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