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買股票都買這些品種,才有可能不會虧損!

每次買股票都買這些品種,才有可能不會虧損!

週末去看了最近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講道理要說電影本身值不值目前的評分和票房,這個真不好說,不過這種因為發酵後在全社會產生的空前統一從而掀起的觀影潮現象是值得關注的。

以前每次盤中看到分時的直線拉昇總認為是有大資金在買,而看了很多次成交回報後發現有的時候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漸漸的我明白了,那種直線拉昇是各路短線資金在當下那一刻達成了一致,在買入之前,其實每個人都在電腦前關注了這個股票,就是在等待誰先動手,一旦盤中出現了連續性的買單,就會有一批人掛著漲停價掃貨,而能不能最終封住漲停就要看參與的這批人有多少,資金量加起來有多少,裡面的籌碼會不會砸盤,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的因素會左右,而短線資金最容易在當前市場認同的所謂龍頭品種上達成一致,所以這類票一般能在充分換手後封住漲停。而這個分時上展現的這一段直線跟大家買電影票一樣,在某個時期一定是大量場外資金在買,如果能用分時圖來反映,那這個買票的走勢一定是在某個時期是直線拉昇!

實際上任何能交易的東西都會出現這種現象,15年一線城市房價暴漲,16年重慶房價開始上漲,到目前為止2手房基本上買不到,很多持有人都是惜售的心態,如果能用圖表並設置漲跌停,那麼目前重慶的房價應該跟今天股票福達合金一樣處於一個一字板的狀態。

說這麼多現象我們的目的是要去看到它的本質,也就是短線選手常講的邏輯。實際上本質就是各種各樣的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的這一刻達成了統一,只不過每個市場的週期不一樣,電影市場的加速週期可能是一個月,房地產市場可能是半年,而股票市場週期最短,可能是一天兩天,一個小時,甚至是一分鐘。

想通了上面這個邏輯後,我明白了,我每次買股票需要去買那些短線資金達成了一致的品種。只有買入這些短線資金統一的品種,我身處在這種前進的洪流之中,我才有可能不會因為沒有後續的買盤而導致封不住當天虧損。記住,我這裡說的是有可能,為什麼是有可能,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情緒量化,品種,持籌心態,換手和大環境等等因素。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到股價走勢,那我們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因素能產生的風險降到最低,帶來的優勢放到最大!如何能做到呢?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思想,但是我們能做到什麼時候去買股票,買什麼股票。簡單點講就是擇時,選股!

先說選股,其實這個很簡單了,在龍頭戰法盛行的今天,很多人都能識別龍頭,有的敏感的選手還能提前買入。為什麼要選龍頭邏輯不用太講,看籃球比賽我們只關注科比,喬丹,看綜藝節目我們只關注迪麗熱巴,吳宗憲,看電影我們只去看《我不是藥神》,買房子我們只去買濱江新城。所謂的龍頭在股市裡面就是明星,你只有追逐明星才能有大把同類的人絡繹不絕的到來。

目前做龍頭的短線資金有很多,導致目前出現了一個現象,但凡是被市場認可的龍頭很容易出現惜售,而場外又又大把人想買,導致龍頭經常出現一字,到某個時刻,當持籌心態變化形成統一的時候,股價又一洩千里。如果無腦幹龍頭遇到一次持籌統一賣出時,大面就難免了,所以這裡就體現出擇時的重要性。

那目前的光景我們短線就不能做了嗎?也不是,有一點,資本永遠是逐利的,人性永遠不會變,我們要做的不是否定而是要進化!其實我們仔細去觀察歷史上出現過的那些龍頭,無論市場怎麼變,每個階段的龍頭股都逃不過這樣一種發展狀態。上漲,加速,分歧,再加速,分歧,暴跌,上漲,加速,分歧,暴跌。也就是說每一隻當前市場的龍頭一定是經歷這種過程,只不過有的品種可能有多次循環,比如超級大龍特力,有的只有一次循環,比如最近的紅船智慧等。那我們回過頭來觀察,發現一個問題,你只要不買到龍頭品種的暴跌階段,那麼其他時間都是可以賺錢的。這個關鍵的點在於規避暴跌區間,具體如何解決,第二次加速後再加速不買,分歧後再分歧不買。看見沒?第一次分歧和加速,無腦買!

那交易系統怎麼設計,品種,當前市場龍頭,時間,k線上分歧分時上急跌,k線上加速分時上統一。

對於炒股,因為我們認真所以值得信任--淘股吧taoguba1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