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蒂岡聖彼得教堂。又稱聖伯多祿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德國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始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至今仍修繕工程不斷。
莫斯科瓦西里昇天大教堂。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南端,緊傍克里姆林宮。由俄羅斯建築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根據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於1560年建成。教堂的名字是根據當時伊凡大帝非常信賴的一位修道士瓦西里的名字而取的。中央的塔高65米,共有九個金色洋蔥頭狀的教堂頂。
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是米蘭的主座教堂,規模居世界第二。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市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俄羅斯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又稱基督復活教堂,1883年-1907年由巴爾蘭德建造,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案發地點。教堂高度約81米,寬闊的外形,採用了與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構造,反映了俄國十六和十七世紀的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築風格。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拜占庭式建築。在該教堂佇立的地點曾經存在過兩座被暴亂摧毀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計的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
西班牙聖家族大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設計。儘管教堂還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2010年11月,教皇本篤十六世將教堂封為宗座聖殿。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後高迪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自己的建築設計風格、哥特式和新藝術運動的風格進行了建設。
法國巴黎聖母院。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在1540年英王創建聖公會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教堂。1540年之後,成為聖公會教堂。
美國紐約聖約翰大教堂。是以聖約翰騎士團的守護神命名,由設計總統府的著名建築師卡薩爾設計的。教堂始建於1573年,是騎士團首領拉·卡西爾為使瓦萊塔能夠完全取代當時的首都伯爾古,並由其本人出資興建的。1578年教堂建成,標誌著騎士團由伯爾古遷都到瓦萊塔的正式完成。18世紀時進行了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