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校園面試中,家長如何做好「托塔天王」

本篇文章是家長分享系列文章之一,作者是美高家長Molly媽媽,大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近20年的顧問,她的女兒今年拿到了很棒的美國高中錄取。熟悉美高申請的朋友們都知道,美高校園面試中陪同家長的作用很重要。

熊孩子面試不讓人省心?家長如何做好“托塔天王”呢?Molly媽媽告訴你。

美高校園面試中,家長如何做好“托塔天王”

當我們真正踏進學校的那一刻,我就成了“托塔天王”。

孩子終歸是熊孩子,她在上海、北京見過面試官,接受過培訓,看過錄像,也做過演示,但到學校的那一刻,她還是會時不時做砸。不過家長也不要太焦慮,我的孩子在面試每一個學校,哪怕是最後給她Offer的學校時,都出過狀況。關鍵是家長要扛得住,你一定要心態很好,做個“托塔天王”。

我把校園面試分成2個流程,參訪和麵試。一般是先參訪,再面試,也有些學校比較嚴,會讓你把校園參訪的觀感寫下來,看你的Writing Skill。

我建議家長在帶孩子去美高面試前,先給孩子列個架構。

(一)參訪

參訪是老師或者學生帶你去教學樓、體育館看各種設施,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孩子在參訪過程中行為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會讓孩子跟招生官或者帶隊的孩子站在前面,我站在後面,讓她們去交流,我一直觀察。

舉個例子,我女兒面試第一個學校時,招生老師每到一個地方把門打開,我的女兒就徑直走了進去,老師再打開門,她又徑直走了進去。看到這個景象,我頭上的汗都掉下來了。怎麼辦?我當場提醒已經沒有用了。

我做了一件事,只要她們接下來要進一扇門,我先上去把這扇門打開,把我女兒推一下,讓她跟老師一起進去。她後面有點知道了。她也跟我講了謝謝。

還有一次,面試官讓她進去面試了,我女兒把她的包、圍巾、手機堆了一地整個Reception Area,沙發上全部是她堆的東西。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幫她把所有的東西收起來……

這些事情你不到現場是不知道的。我會幫她把這些行為都記錄下來,晚上告訴她,下一次要怎麼去做。

美高校園面試中,家長如何做好“托塔天王”

有時候在校園參訪的時候,會有兩個Family,這意味著參訪時有Peers。當時我們在希普利遇到了一個男孩子,有點Over Reaction,過於張揚地表現自己。這樣的Peers讓她壓力很大,她後面就不敢表現,心情有些低落。我跟我女兒輕輕講了一句,“做你自己就好,其實你很好”

參觀校園時體現的Social能力也很重要。那時候交談的內容不像面試,講你的優點、缺點、為什麼選這個學校之類,而是需要在閒談中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我女兒這方面的能力比較弱一點,覆盤的時候,我說我們要準備幾個問題,你在老師特別是招生主任帶隊參訪校園的時候,一定要跟他有互動,不然人家問個問題你的回答永遠是Yes/OK,那就很傻。

(二)面試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面試環節。這一環節有些學校非常嚴格,孩子先面,家長再面,50%的學校是這樣的,家長不知道孩子面試的內容和表現,可能會出現跟孩子的表述不一致的情況。

每個學校都會問孩子和家長為什麼要選擇我們學校。關於這個問題,我知道很多家庭會在官網上看,會回答學校有很多體育活動、音樂活動等。

但我們家庭更關注學校的學術,因為孩子是去學校學習,著重看官網上對教學理念和學術水平的介紹。我們制定的策略是看重教育理念,學校活動多是錦上添花。除了面試之外,後續所有的感謝信我們也都強調了教學理念。事實證明這個策略是打動招生官的。

打個比方,我們去摘一些體現學校教育理念的詞句,告訴學校,我被你們這句話打動。我記得申請希普利時,注意到它們的“Shiply Way”——強調積極心理學在教育中的作用。學校官網上用很大的篇幅寫了學校跟一個美國的積極心理學教授合作,學校相信把這個理念引入到教學中,可以鼓勵孩子建立很好的關係,鼓勵孩子繼續學習。

這個理念跟我們家庭的理念很符合,我當時就跟那個招生官說,“我被你們這個理念完全打動了,我非常贊同。”我會告訴招生官我是怎樣想這個問題的。

有時孩子問題回答得不是很好,托塔天王要知道怎麼幫孩子“圓”回來。

有一次一個招生官問我,“你覺得你女兒哪個學科不是很強?”我不確定女兒是怎麼說的,於是我迂迴地問招生官,“我想知道她是怎麼回答的。”對方很Nice地告訴我說,“你女兒說她的物理不好。”我知道她在面試中出問題了,於是我就幫她“圓”。我告訴招生官為什麼女兒的物理不太好,她後來又做了哪些努力之類。

還有一點分享給各位的,就是家長的思維方式要和美國接軌。有學校直接問我,“作為家長,你覺得如果你的孩子到我們學校來,你可以為我們學校做哪些貢獻?”很多家長一聽到做貢獻,以為是捐獻,當時我腦子有點亂,但我覺得應該不是這個問題,學校不可能在面試時問這個問題。後來我就思考,美國人特別強調Community,我就說“我會為你們的Community做很多貢獻。”

我根據自己的工作和自身特點,以及我有哪些資源,把這個話題回答了一下。這類美國高中每年招4到5箇中國孩子,它希望通過這幾個學生讓學校變得更加International,這是學校對中國家庭、中國家長的期待。

整個面試流程還包括面試培訓、對學校的針對性分析、面試覆盤及感謝信,想了解Molly媽媽這些環節如何做的嗎?請期待下週分享——《申請美高要面試家長?看這位牛媽如何給女兒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