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校园面试中,家长如何做好“托塔天王”

本篇文章是家长分享系列文章之一,作者是美高家长Molly妈妈,大型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近20年的顾问,她的女儿今年拿到了很棒的美国高中录取。熟悉美高申请的朋友们都知道,美高校园面试中陪同家长的作用很重要。

熊孩子面试不让人省心?家长如何做好“托塔天王”呢?Molly妈妈告诉你。

美高校园面试中,家长如何做好“托塔天王”

当我们真正踏进学校的那一刻,我就成了“托塔天王”。

孩子终归是熊孩子,她在上海、北京见过面试官,接受过培训,看过录像,也做过演示,但到学校的那一刻,她还是会时不时做砸。不过家长也不要太焦虑,我的孩子在面试每一个学校,哪怕是最后给她Offer的学校时,都出过状况。关键是家长要扛得住,你一定要心态很好,做个“托塔天王”。

我把校园面试分成2个流程,参访和面试。一般是先参访,再面试,也有些学校比较严,会让你把校园参访的观感写下来,看你的Writing Skill。

我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去美高面试前,先给孩子列个架构。

(一)参访

参访是老师或者学生带你去教学楼、体育馆看各种设施,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孩子在参访过程中行为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会让孩子跟招生官或者带队的孩子站在前面,我站在后面,让她们去交流,我一直观察。

举个例子,我女儿面试第一个学校时,招生老师每到一个地方把门打开,我的女儿就径直走了进去,老师再打开门,她又径直走了进去。看到这个景象,我头上的汗都掉下来了。怎么办?我当场提醒已经没有用了。

我做了一件事,只要她们接下来要进一扇门,我先上去把这扇门打开,把我女儿推一下,让她跟老师一起进去。她后面有点知道了。她也跟我讲了谢谢。

还有一次,面试官让她进去面试了,我女儿把她的包、围巾、手机堆了一地整个Reception Area,沙发上全部是她堆的东西。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帮她把所有的东西收起来……

这些事情你不到现场是不知道的。我会帮她把这些行为都记录下来,晚上告诉她,下一次要怎么去做。

美高校园面试中,家长如何做好“托塔天王”

有时候在校园参访的时候,会有两个Family,这意味着参访时有Peers。当时我们在希普利遇到了一个男孩子,有点Over Reaction,过于张扬地表现自己。这样的Peers让她压力很大,她后面就不敢表现,心情有些低落。我跟我女儿轻轻讲了一句,“做你自己就好,其实你很好”

参观校园时体现的Social能力也很重要。那时候交谈的内容不像面试,讲你的优点、缺点、为什么选这个学校之类,而是需要在闲谈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我女儿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一点,复盘的时候,我说我们要准备几个问题,你在老师特别是招生主任带队参访校园的时候,一定要跟他有互动,不然人家问个问题你的回答永远是Yes/OK,那就很傻。

(二)面试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面试环节。这一环节有些学校非常严格,孩子先面,家长再面,50%的学校是这样的,家长不知道孩子面试的内容和表现,可能会出现跟孩子的表述不一致的情况。

每个学校都会问孩子和家长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关于这个问题,我知道很多家庭会在官网上看,会回答学校有很多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等。

但我们家庭更关注学校的学术,因为孩子是去学校学习,着重看官网上对教学理念和学术水平的介绍。我们制定的策略是看重教育理念,学校活动多是锦上添花。除了面试之外,后续所有的感谢信我们也都强调了教学理念。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打动招生官的。

打个比方,我们去摘一些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的词句,告诉学校,我被你们这句话打动。我记得申请希普利时,注意到它们的“Shiply Way”——强调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官网上用很大的篇幅写了学校跟一个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教授合作,学校相信把这个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可以鼓励孩子建立很好的关系,鼓励孩子继续学习。

这个理念跟我们家庭的理念很符合,我当时就跟那个招生官说,“我被你们这个理念完全打动了,我非常赞同。”我会告诉招生官我是怎样想这个问题的。

有时孩子问题回答得不是很好,托塔天王要知道怎么帮孩子“圆”回来。

有一次一个招生官问我,“你觉得你女儿哪个学科不是很强?”我不确定女儿是怎么说的,于是我迂回地问招生官,“我想知道她是怎么回答的。”对方很Nice地告诉我说,“你女儿说她的物理不好。”我知道她在面试中出问题了,于是我就帮她“圆”。我告诉招生官为什么女儿的物理不太好,她后来又做了哪些努力之类。

还有一点分享给各位的,就是家长的思维方式要和美国接轨。有学校直接问我,“作为家长,你觉得如果你的孩子到我们学校来,你可以为我们学校做哪些贡献?”很多家长一听到做贡献,以为是捐献,当时我脑子有点乱,但我觉得应该不是这个问题,学校不可能在面试时问这个问题。后来我就思考,美国人特别强调Community,我就说“我会为你们的Community做很多贡献。”

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自身特点,以及我有哪些资源,把这个话题回答了一下。这类美国高中每年招4到5个中国孩子,它希望通过这几个学生让学校变得更加International,这是学校对中国家庭、中国家长的期待。

整个面试流程还包括面试培训、对学校的针对性分析、面试复盘及感谢信,想了解Molly妈妈这些环节如何做的吗?请期待下周分享——《申请美高要面试家长?看这位牛妈如何给女儿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