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漫遊費終結 5G時代技術革命主導降費

廣大手機用戶終於揮手告別流量漫遊費。日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接連宣佈,今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遊費。在流量消費迅猛增長、提速降費舉國關切的當下,運營商此舉可謂眾望所歸,受到主流輿論的稱讚,也獲得廣大用戶的認可。當然,取消流量漫遊費也給運營商帶來了不小的業績壓力,如何進行技術革命和架構調整,是運營商在5G時代的新考題。

流量漫遊費成為歷史

手機流量漫遊費正式取消,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的所有省內流量全部自動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流量)。

這一重要惠民舉措贏得輿論廣泛關注。根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統計,7月1日-3日,全網與“取消流量漫遊費”相關的新聞資訊達1400餘篇,微博400餘條,微信100餘篇。主流媒體認為,此舉有利於提升民眾獲得感。人民日報就此刊發時評《提速降費,打造通信普惠時代》認為,取消異地流量漫遊費,可以有針對性地緩解人們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流量焦慮”,增強人們移動網上生活的獲得感。中國青年網刊文《讓取消流量漫遊費兌現成民生獲得感》認為,此次三大運營商應國家要求取消漫遊費,是呼應民生之舉,也是用市場思維解決焦點問題之舉。

的確,取消流量漫遊費乃時也勢也。

一方面,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各類視頻、直播、動漫、網購等手機APP對流量的消耗日益增大,消費者的上網流量需求持續增長,流量消費支出也在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近年來,李克強總理多次要求電信運營商提速降費,並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受益,為數字中國、網絡強國建設加油助力。

有業內人士預測,5G時代的通信消費可能轉向內容付費為主的模式,流量將會更便宜。隨著運營商4G相關基礎設施的絕大部分建設成本成功收回,4G時代的流量資費應該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叫座更叫好”是運營商提速降費的努力方向

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展示了提速降費的積極姿態,滿足了眾多網民的上網需求。電信專家付亮表示,受益人群比例會超過一半,受益人群覆蓋範圍會更廣。

運營商此次取消流量漫遊費,頗有幾分眾望所歸的架勢。有工作地在北京家在天津的消費者表示,取消流量“漫遊”費對她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一方面由於頻繁往返兩地,全國流量經常不夠用;另一方面全國流量價格往往比省內流量更貴;此外,天津移動經常會推出省內流量優惠活動,但因往返兩地,她往往無法真正受益其中。

當然,也有網民認為與實際消費體驗存在落差。其一,部分網民流量消費仍然居高不下。其二,不限量套餐中的限速措施影響消費體驗。其三,取消流量漫遊費帶來資費降低的實際感受不明顯。

對於提速降費,用戶感知程度往往不太明顯,如何讓輿論“叫座更叫好”,成為運營商未來的攻堅方向。

5G將至,技術革命成提速降費關鍵

我國運營商長期致力於推動提速降費,這背後,運營商壓力不小。以此次取消流量漫遊費為例,流量費用在電信運營商的業績貢獻圖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信業整體收入為14532.7億元,移動通信業務收入為9071.5億元,其中,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5489億元,同比增長26.7%,在整體電信業務收入中佔比從上年的38.1%提高到43.5%,對收入增長貢獻率達152.1%。對於運營而言,取消流量漫遊費對於公司業績的影響著實不能小覷。

一方面,技術革命是提速降費之根本。取消流量漫遊費,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來進行復雜的資費套餐梳理,改造支撐系統,確保每一個用戶資費計算準確。業內人士項立剛表示,5G時代提速降費將再升級,提速降費的根本力量是技術革命。

另一方面,陣痛之後,運營商也需把握自我革新的契機,尋求架構調整策略,以贏得適應5G時代的長遠競爭優勢。長期以來,運營商架構建設的重要依據就是屬地性,這本身就與漫遊費的地域屬地有著明顯的高度重合。隨著流量漫遊費的取消,國內漫遊概念不復存在,手機號卡的屬地藩籬也將正式消除,此時運營商面對的是全面開放的國內市場。那麼運營商該如何進行架構調整呢?其一,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營銷機構進一步下沉;其二,豐富線上渠道入口,打造“看到即買到”能力;其三,成立專業機構,強化自上而下的條線管理;其四,重構結算模式,合理保護經濟發達地區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