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福鼎白茶功效怎樣?長歷史有述

炎熱的夏天總讓人暫放下詩書花酒,只想飲一飲茶。可涼茶傷胃,熱茶太燥,有沒有一款茶是既能解渴,又能消暑的呢?嘿,還真有,那就是福鼎白茶.大家一般喝的都是西湖龍井、鐵觀音、碧螺春等綠茶,或者更偏向飲料意味的紅茶,那福鼎白茶又是什麼?

小小福鼎白茶功效怎樣?長曆史有述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種植的傳統名茶。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滿身披毫且完整,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是中國六大茶類裡面的特殊珍品,其中以福鼎福鼎白茶為佳,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

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生長自制的“荼”, 拜訪求學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簷下席地嚼“荼”,不到片刻,許慎整個府邸滿溢著濃郁的茗香。許慎踱步而出聞香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外形優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新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其在《說文解字》中對 “荼”的註解,用“檟、茗、蔎” 譯註“荼”字的色、香、味。

小小福鼎白茶功效怎樣?長曆史有述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他記載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福鼎白茶山。”後來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福鼎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福建福鼎)就已培育出“福鼎白茶”品種。有的學者認為福鼎白茶始於神農嘗百草時期,湖南農學院的楊文輝先生就持此觀點。他發表的《關於福鼎白茶起源時期的商榷》一文中甚至提出福鼎白茶的出現早於綠茶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有一節專門細說福鼎白茶:福鼎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園,即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裡說的福鼎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福鼎白茶,也就是現在福鼎福鼎白茶的祖宗。公元1115年,關棣縣向宋徽宗進貢茶銀針,古語有言:“喜動龍顏,獲賜年號,遂改縣名關棣為政和”。

小小福鼎白茶功效怎樣?長曆史有述

福鼎白茶餅

小小一顆福鼎白茶,追溯起歷史可不短,自東漢傳承至今,從民間,入宮殿,再傳入民間,已經被賦予更具生活化的氣息,與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喝慣了濃釅綠茶、醇厚紅茶,不如泡一杯小巧可愛的福鼎白茶,清新一下胃和心情,開心的去迎接夏天的到來。

日月昌旗下宗客網,就在福鼎核心地區建立了優質宗祖產品——福鼎白茶的產業扶貧基地。迎的是國家精準扶貧的春風,配合發掘的是宗客網情深意切、惠農助農的信心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