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爲何會坐牢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詞作多寫閨閣之怨和對出行丈夫的思念。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

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漁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說起李清照的婚姻,大家理所當然想的是趙明誠。但實際上李清照除了趙明誠之外,還嫁了一任丈夫。《碧雞漫志》:“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李清照十八歲的時候就嫁給了門當戶對的趙明誠,二人琴瑟和鳴,有著同樣的審美趣味,感情很好。

李清照和趙明誠本來生活優渥,但是金人南侵,汴京城破,她和丈夫只能帶著金石書畫難逃。奔波勞累,趙明誠因此早逝。

南宋偏安一隅也不能躲開金人的進攻,宋高宗棄城而逃。李清照一介婦人,追隨著皇帝的步伐,一路逃難。

路途艱難,收藏的金石之物被盜的被盜,被掠奪的掠奪,損失慘重。亂世動盪本來就讓李清照愁傷,寶物被奪,更使得李清照身心疲憊。

正是這個時候,一個男人走進了李清照的生活,他就是張汝舟。張汝舟進士出身,紹興二年官右承務郎、監諸軍審計司官吏。

張汝舟彬彬有禮,體貼入微,李清照一個人生活艱辛,最終被他打動,嫁給了他。最開始生活還好,但是很快張汝舟就原形畢露。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原來張汝舟娶李清照,最大的原因是看上了李清照身邊尚存的金石書畫。這些文物是李清照與趙明誠收藏多年之物,全都價值不菲。

張汝舟想要強佔文物,李清照自然不願。這些不僅是自己的心頭寶,同時《金石錄》還沒有整理成冊,自己和趙明誠的心願未了。

張汝舟因為不能奪得文物,所以十分氣憤,後來更是對李清照大打出手。夫妻二人情趣不同,同床異夢,這樣的生活不是李清照想要的,所以最終鬧上了官場。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依照宋朝的法律,女人打官司狀告丈夫,不管對錯輸贏,最後都要坐牢兩年。李清照寧肯坐牢,也要離開張汝舟,可見第二段婚姻的不幸。而這樣的法律,也可知古代對女子的壓制。

最後這官司李清照贏了,法律判處離婚。但真正將張汝舟告倒的,不是李清照的婚姻不幸。而是張汝舟當初科考作弊。

原來張汝舟娶到李清照之後十分得意,有一次說漏了嘴,將自己科舉考試作弊的事拿來炫耀。李清照就是憑此,結束了婚姻。

最後李清照坐牢,張汝舟被判流放柳舟。李清照所遇非良人,好在她名聲夠大,朝廷上又有朋友幫忙,只坐牢九天。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她第二次失敗婚姻後為何會坐牢

歷史的角度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還在眾多愛國作家中為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不僅如此,李清照還開創了女作家愛國主義創作的先河,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女性愛國的光輝典範,特別是現代女性文學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現實的角度認識李清照的愛國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以及社會進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這對於在弘揚愛國主義,高舉愛國大旗,促進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和振興中華時充分發揮婦女的社會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