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這樣看病》:中醫之路,即日起步

《神醫這樣看病》:中醫之路,即日起步

今天我們來說說羅大論老師的書:《神醫這樣看病》

很多時候,我會一邊看書一邊忘,尤其是人名,到現在我還是記不得很多書中關鍵的人物或是電影人物和大導演的名字,不過沒有關係,就算情節不記得也不會怎樣,我覺得很多東西是一種沉澱,會幻化為一種內在的東西,注入到你的價值觀中,深化你對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喜歡中醫,當然,這是在看到這本書之前,讓我回憶一下書中這四名神醫:兒科的創始人奠基人、六位地黃丸的發明人錢乙;主張用氣機升降理論來治療病症的黃元御;著有《景嶽全書》精通兵法並把兵家戰略巧妙的運用到中醫治療、擅長陰陽調和的張景嶽;擅長溫病調理,主張三焦辨證學說,著有中醫四大名著之一《溫病條例》的吳鞠通。。。

羅老師(請允許我這樣稱呼此書的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一同進入這四位神醫的世界,在看的時候我也有和羅老師一樣的感覺:時常覺得這些神醫用深邃的目光在看著我們,懷著殷切的期望。他們將畢生的精力奉獻到中醫事業中,運用自己的臨床經驗寫了一本又一本鉅著,可現代人卻很少去深入研究,自覺惋惜不已。

要說現代人和古代人真是沒辦法對比,且先不說現代人擁有的這些高科技吧,你說你電話劃兩下人家就能把貨送上門這古人可以想象麼?反之,這些古人在即使是廁所紙都木有的那種條件下秉承著治病救人的理念去堅持中醫事業,這種內在的力量和毅力,又有幾個現代人比得了?

所以說,我們對於這些為中醫事業做出偉大貢獻的人們,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雖然,他們幾個人投身中醫事業多少有些個人原因,或是看到雙親死去自己卻手無縛雞之力,或是看到自己的親人、朋友的生病所受的刺激,這些都可以理解,我也有過這樣的感觸,當自己最深愛的家人生病或是在醫院裡飽受病魔折磨的時候,是多麼的心力交瘁。

正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支撐著他們,是的,他們想用自己的醫術造福更多人的想法自此產生。而且,雖然很多是半路出家臨時轉行的,可是,他們成功了。

我不求自己能成為神醫還是怎樣,但我決定從現在開始接觸中醫學習中醫,我知道這條路並不容易,但我真心希望我的知識可以幫助到我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當然如果可以,我希望幫助更多的人,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