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從沙漠到海濱,從塞上古城到浪漫之都,結束沙漠毅行後,企投會二期第五模塊《資產新組合——實現健康合理的財富增長》課程,走進了“東北之窗”大連。

在這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旅遊城市,企投家們上了一堂至關重要的“資本課”。

作為第一天的開場導師,企投會導師、前青島啤酒董事長金志國老師,分享了四大主題內容:

第一,看大勢。做企業如果不瞭解自己所在的生態,很可能會死在成長的路上。

第二,抓關鍵。沒有合理的分工和授權,沒有戰略,老闆就會忙得一塌糊塗,也就不知道怎麼突破現有的瓶頸。

第三,重模式。商業模式是大的創新,近幾年成功的企業,好多都是因為商業模式的創新。

第四,謀未來。戰略是站在未來思考今天,運營是用今天成就未來,以今天成就未來,這是戰略和運營的關係。

其中到底有怎樣的乾貨內容,今天小巴特別整理了“抓關鍵”主題內容,分享給你。

以下為金志國老師口述內容。

金志國:中國企業如何突破成長瓶頸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一個企業的成長分四個階段,分別是生存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成功階段。當創業家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再要往上走,就會遇到瓶頸。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企業會遇到哪些瓶頸?

首先是團隊瓶頸。

中國很多企業是家族企業,最值得信任的是親戚,這反過來就是給自己設圈子,別人都知道圈子裡是你親戚,不是親戚的都不是你的核心。

當一個企業到了成熟階段,需要靠團隊、體系去發展的時候,你得把職業人和親戚等同,按能力去用人。陌生人在你的體系內做貢獻,這個企業才有可能成熟。

其次是企業文化瓶頸。

沒有樹幹,意味著沒有戰略,沒有樹根意味著沒有文化。葉和果是光合作用,更重要的是土壤,也就是文化和戰略。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如果沒有很好的戰略、好的文化,樹冠越大,市場鋪得越開,戰略支撐力會越弱,你就突破不了瓶頸,永遠是一小叢灌木,甚至就死在灌木上。

再次是體制瓶頸,重“硬”資本,輕“軟”資本。

人力作為資本進入到公司,企業要考慮到資本的回報。短期激勵是讓你的資本保值,長期激勵是讓你的資本增值。

短期激勵,是公司創造了多少錢,我再給你多少;長期激勵,是以資本的方式先學會分配,先告訴你分配機制是什麼,再激發去創造。現在已經和工業時代不一樣,不會分配的人,一定不會創造。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最後是法制瓶頸。

中國的問題就是選擇規則,在法律面前平等,在權力面前永遠不平等。

是否問題完全靠權力,對錯問題完全靠人去判斷,沒有辦法論是非,我喜歡的就是“是”,不喜歡的就是“非”,沒的選擇,這是非常可怕的。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突破企業瓶頸的策略和方法

要突破上面這些企業的瓶頸,我們需要做出這八個變化: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瞭解了這些變化,對應的轉型策略和方法也就有了,我把它們分為過去式和現在式:

第一,經營理念從股東價值最大化到客戶價值最大化。

股東價值最大化,關注的是股東是不是賺錢,短期見利見效。而我們要以客戶為中心,就要先從倒看財務報表開始。

第一看收入,這是消費者給的;中間看內部客戶,就是運營、材料、製造等成本;只有把前面都滿足了,最後才是你的。

第二,市場理念從追求寬度到追求深度。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求大、求量、求佔坑,做規模經濟。原來搞開放的時候,誰佔了資源誰就贏,一般成功階級都是資源性的企業。

40年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開始追求質量效益型的企業。這次中美貿易對抗,這種壓力會轉化成我們走質量效益型企業的一種動力,尤其是在基礎性、原發性的創新上。

我原來做快消品出身,發現大家都喜歡快,長期投入的基礎性研究都不願意做,覺得時間長、成本高,費勁、費力、費錢,還很容易被別人拿走。我們一方面在剽竊別人,一方面又怕自己的東西被人剽竊了,這就是因為沒有公平的規則和法律去保護做這件事。

第三,品牌理念從銷售產品到營銷品牌。

“拼價格”完全是種4P型的銷售導向,不知道客戶在哪、客戶是誰、為什麼買這個產品……企業完全沒有數據,有的也只是產品、成本等內部數據,沒有客戶的外部數據,也就沒有辦法把內外部數據進行對接。

現在營銷就是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精確對接完成的,而不是大海撈針,或者通過經銷商渠道進行銷售。

現在都知道數據重要,但是數據怎麼為我所用不知道。新零售無非就是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知道客戶是誰、客戶在哪、客戶需求是什麼,以及什麼時候需要。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第四,資源理念從佔有資源到整合資源。

經濟學家算了一筆賬,我們過去為了生存、成長,所付出的社會、資源代價,將來要還原它,和我們現在的GDP貢獻率一樣,比如今年創造了4萬億,將來要還原這些資源,你的投入這4萬億是不夠的。

以前我們是轉移價值,既是資源的使用者、創造者、整合者,也是資源的破壞者。現在我們是創造價值,不是轉移價值。

第五,運營理念從產品交易到供應鏈管理。

一般的產品交易必須上升到供應鏈上,你可以讓自己的成本下降,但它不會消失,只會轉移,要麼轉移到上游要麼轉移到下游,最後自己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供應鏈是一個價值鏈,它不是一個產銷鏈。

第六,管理理念從粗放管理到精細管理。

過去我們的管理是服從領導,領導永遠是對的,現在要遵守規則。這決定你是一家現代企業,還是一家老企業。

第七,文化理念從追求特殊到追求公平。

老闆文化一定是企業文化的種子,但不一定是企業文化。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老闆骨子裡的東西,不是嘴上說出來的,而是通過四肢去表現出來的行為。不一致的東西都會影響到團隊,不說也會影響,團隊也會言行不一。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模式

企業家的成長模式決定了企業成長的模式,企業家首先要突破自己成長的瓶頸,否則就無法帶領企業去突破。今天我們學習成為企投家,也是在尋求突破自己的瓶頸。

在生存階段,底線是做到利己不損人,這時候創業型企業是草本,先活著,再往下發展。

在成長階段,實業家就是利己利人,先利己後利人,這要求我們能夠形成很好的團隊。

在成熟階段,我們就站在了企投家的高度,一定要基於喬木去投資,投資的項目一定要做成大樹。自己做不了大樹,但是我想成為大樹。企業家做營銷是讓別人買我的產品,企投家做營銷是讓別人把他的東西賣掉,給我們投資機會。

在成功階段,再往下發展是慈善家,像比爾·蓋茨、喬布斯、巴菲特,最後都是走到慈善家,這是利他主義,是一種大愛。

所以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模式,境界上是自愛、親愛、友愛、大愛,橫向是創業家、企業家、企投家、慈善家。

橫向是你的責任在擴張,縱向擴張的是境界,你為誰帶來價值,所以不是一個簡單的身份,錢多了就是資本家,錢少了就是企業家。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企投會導師金句分享

除此之外,本次課程我們還集結了中國資本市場堪稱“活化石”的投資家洪偉力老師,中國本土最早一批的創業投資家施志堅老師,以及成功完成從企業家到企投家身份轉換的周航老師。

現場,企投會傳播學術委員艾誠與周航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話,帶大家重新理解創業投資的變與不變。

周航老師認為,想讓一件事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優秀到卓越,不是一年兩年的時間,而是需要至少十年。

投資人不擔心問題,投資人的能力就是穿透問題,看到問題背後的機會,只要機會足夠大,就沒有不能冒的風險。

——企投會導師周航

研究你行業和企業的關鍵變量,這是一個很好的公式,抓住了關鍵變量,你就贏了。

——企投會導師周航

大勢所趨、物極必反,歷史每次都不會簡單重複,但總是押著相同的韻腳。

——企投會導師洪偉力

任何投資永遠從企業價值和企業成長出發,而不是從市場熱點出發,我建議每個投資人都把這句話念上三遍!

——企投會導師洪偉力

關於天使投資,別以為天使都是長翅膀的,天使也是有牙齒的,拿天使的錢並非那麼容易。

——企投會導師施志堅

大消費、技術創新、數字化這三個領域的交集部分將極具投資機會。

——企投會導師施志堅

作為交互式學習社群,除了導師授課外,我們還進行了一場企投私享秀,從會員的身上汲取他們的人生經驗和商業智慧。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並且,我們特別準備了一場“企投思辯說”,由施志堅老師及資深私董教練冬青,全程帶領企投家對本模塊核心內容進行深度梳理和探討。其中,“關鍵變量、三心、母基金、常識”成為了會員三天學習的關鍵詞。

金志國老師認為:“企業家負責盈利的‘盈’,企投家負責輸贏的‘贏’。”只有掌握了“資本”,學會防範風險,才能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保證“不輸”,才能有機會抓住時代的機遇,實現財富增長,走向最終的“贏”。

會員報名:王老師 13805784836

渠道合作:呂老師 13675869180

商務合作:陳老師 15867135397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金志國:企業家負責“盈”,企投家負責“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