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各級團組織廣泛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

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共青團中央的領導下,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的幫助、指導下,全區各級團組織重點圍繞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方面不斷鞏固深化我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

一、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

自治區團委始終把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作為貫穿各項工作和建設的靈魂主線,持之以恆抓緊抓好。通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全面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自治區第十一、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等。先後組織開展了“學習總書記講話 做合格共青團員”“青年大學習”行動、“我的中國夢”“學理論、強黨性、鑄信仰”等系列主題活動3萬餘場,覆蓋青少年600多萬人次,舉辦“青馬工程”培訓1055期,培養學生骨幹10.9萬人,不斷強化引導廣大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同時,結合寧夏共青團實際,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引導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推動形成“全團抓思想引領”的工作格局,把廣大普通青年凝聚在黨的旗幟下,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

二、加強青少年核心價值觀教育

在廣大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更加時尚、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加強正面引導和價值引領。緊緊抓住建黨95週年、長征勝利80週年、抗戰勝利70週年、“一二•九”運動80週年等重大契機和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是長征精神傳承人”“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主題教育等活動,讓青年感受中國成就、中國力量,堅定愛國主義信念。以優秀文化產品育人化人,創辦《早安,青年》《青年大學習》欄目,發佈國際、國內、區內等實時新聞,探索插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原聲等方式,提升聽眾體驗,累計製作發佈300餘期;創作《編輯部的故事》《團團菌漫說》主題漫畫,以寧夏共青團微信公眾號編輯部工作人員為藍本設計人物卡通形象,創作《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等主題漫畫108期;徵集製作可視化文化產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家就在“絲路”上》《青春矚目十九大——青年有話說》等300餘部。持續將黨的方針政策、社會熱點、青年關注焦點等潛移默化地傳遞給青年。

三、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開展系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結合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通過“重讀紅色家書”“手書烈士遺作”等活動,帶領廣大青少年緬懷英烈。開設《三烈士的故事》《小英雄的故事》等校本課程,培養愛國主義陣地“小小解說員”,使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落地生根。開展“喜迎重陽佳節 溫情常在”“端午賽龍舟,學國學贏粽子”活動,製作中華傳統節日系列海報、主題漫畫等文化產品,對傳統節日文化內涵進行解讀,向青少年傳播陪伴父母、團圓等美好傳統理念。開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新時代有為青年”“古長城旗袍走秀採風”“誦經典•講禮儀•傳美德”“品古韻書香 傳中華經典”等活動,展示國學的底蘊深厚,中華詩文的情感、文字和韻律美,築牢廣大青少年對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決心和對家鄉、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加強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

深入開展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推動全區各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互幫互動互學,引導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旗幟鮮明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廣泛組織開展“民族團結代代傳”“手拉手”“青少年民族團結文化作品徵集”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活動,培育有利於民族團結進步的社會文明新風尚。針對不同群體,舉辦“青少年民族團結百場話劇巡演”“民族團結一家親”等生動活潑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600多場次,參與青年19萬餘人次,使“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認識深深紮根於各族青少年心中。

五、加強青少年典型引領教育

自治區團委在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深入挖掘優秀青年典型,帶動引領廣大青少年向上向善。開展“青年五四獎章”“全區優秀共青團員”“全區優秀共青團幹部”“全區向上向善好青年”“優秀青年志願者”等青年典型選樹工作,積極挖掘、培養、評選先進典型3000餘名。以“勿忘歷史˙圓夢中華”“與信仰對話 飛Young中國夢”“圓夢中國人”等主題開展分享活動2500餘場,覆蓋青少年300萬人次,普遍講述中國故事,分享成長感悟,弘揚中國精神,在我區掀起廣大青少年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

六、加強青少年網絡輿論引導

依託寧夏共青團官方微博微信平臺,開設“學習專欄”,編髮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用典》以及相關重要講話精神的主題微博和微信,製作傳播480期,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做黨的主張的有力傳播者。組織開展“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網界青年共鑄中國夢”“青春矚目十九大”“我和國旗合個影”“青春喜迎十九大 共築網絡強國夢”“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等系列網上活動60餘次,發佈相關內容1000餘篇,開展的各類網絡互動活動傳播量達1.2億人次。在《銳見》時評欄目刊發《莊嚴正名“14年抗戰”到底意味著什麼?》《“抹黑”英烈,我們絕不答應!》等深度解讀文章,主動回應時事熱點、批駁網絡謠言和錯誤觀點。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和網絡文明志願者在網上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自覺與錯誤言論堅決鬥爭,培養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良好習慣,努力爭當中國好網民,共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