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安卓化時代來臨?EOS主網上線,全球21個特權節點中國占6個

6 月 15 日凌晨 1 點,被看好是以太坊殺手、區塊鏈安卓的 EOS,終於達到全網 15% 投票率門檻,主網正式上線!21 個票數最高的超級節點(BP)名單隨之出爐。

這場歷時一年多的 EOS 大戲終於又順利揭過一幕。

然而,EOS 主網啟動過程充滿顛簸與困難,讓人不禁質疑它究竟能否實踐其所承諾的帶來一個“更快,更高效的替代方案”。大戲落幕後暴露出的是 EOS 未來將有更多問題要面對。它有望繁榮興旺,但很可能是一個寡頭主宰的世界。且主宰的秩序如何運作至今尚存在大量空白。

EOS 是區塊鏈世界的“航母級”平臺

沒有比 EOS 更能完美說明加密貨幣與 ICO 狂潮的例子了。EOS 在過去一年時間融資約 700 萬個 ETH、相當於約 42 億美元,創下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 ICO 紀錄。EOS 絕對是眼下區塊鏈世界的一艘航空母艦。若拿來跟股票市場上科技巨頭的 IPO 規模類比,EOS 規模足可列名史上第三大,還遠遠超過谷歌、推特等科技巨頭。

並且,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顯示,EOS 在近一年的 ICO 期間,其代幣價格上漲了約13 倍,目前整體市值約為127 億美元

但截至目前為止,代幣投資者仍不知其項目團隊 block.one 會如何利用這筆鉅額資金。據其官方信息,Block.one 僅創建這款軟件,一旦主網絡區塊鏈啟動後,Block.one 只保留開發權,區塊鏈上的選擇將不再是 Block.one 的責任。

事實上,未來 EOS 將由獲得投票數最多的前 21 個節點共同治理。第一批 21 個超級節點中有 6 箇中國節點,分別是 EOS 佳能(第 5 名)、火幣礦池(第 11 名)、EOS 引力區(第 12 名)、EOSBEIJING(第 17 名)、EOS STORE(第 20 名)、EOS AISA(第 21 名)。

區塊鏈安卓化時代來臨?EOS主網上線,全球21個特權節點中國佔6個

區塊鏈安卓化時代來臨?EOS主網上線,全球21個特權節點中國佔6個

但在主網上線的過程中,更多問題也一一浮現。

超級節點權力集中,巨鯨把持生態

首先,是 EOS 存在著明顯巨鯨成群的情形。

在 EOS 這個史上最爆棚的 ICO 項目結束後,統計數據顯示,持幣最多的前 10 大地址共持有 496,735,539 個 EOS,佔總量的 49.67%。持幣量最多的前 100 大地址共持有 748,176,831 個代幣,佔總量的 74.82%。儘管一些持幣量高的地址也很可能屬於交易所,但一般認為持幣集中的情形在 EOS 仍十分明顯。

持幣大戶在幣圈又稱為“巨鯨”,其交易活動動輒可在市場掀起滔天巨浪。巨鯨現象普遍存在於加密貨幣世界,只是在採取 21 個超級節點設計的 EOS 更為明顯。

EOS 主網設置 21 個主節點,100 個備選節點,這些節點是由所有 EOS 持幣者投票選出,只有被選出的前 21 個節點擁有輪流挖礦的權利。這 21 個主節點必須承擔治理、發展 EOS 生態的責任,而在承擔責任的同時,相應地也將分享到經濟收益。

但這也導致權力過度集中於超級節點,且許多節點同時也是持幣大戶,二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博弈與利益交換的發展空間。更別提 EOS 生態圈中的各超級節點可能進一步結盟,或實際上數個節點被同一個人或集團所擁有或控制。

另 EOS 的開發方 Block.one 仍持有 1 億個 EOS,約合 13 億美元,為該加密貨幣總量的 10%,未來仍可輕易攪動整個 EOS 生態。

區塊鏈安卓化時代來臨?EOS主網上線,全球21個特權節點中國佔6個

可以預料,在採取 21 個超級節點設計的前提下,巨鯨把持的生態秩序將註定是 EOS 難以擺脫的原罪。

賄選陰影籠罩 EOS 世界

當然,21 個超級節點的設計是創建者 Block.one 及其靈魂人物 BM(Daniel Larimer)刻意選擇妥協下的產物。原因是目前主流的區塊鏈平臺,包含比特和以太,都存在著轉賬速度緩慢、交易費用高昂、系統併發處理難度大、開發環境不友善、以及各種安全漏洞等痛點,嚴重阻礙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實。

而 EOS 將自己定位為面向消費者構建的企業分佈式應用解決方案的操作系統。它採用 DPOS(委託權益證明)共識機制,在去中心化和速度效率之間做了一個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妥協。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關鍵所在,DPOS 相較於 POW 和 POS 等其它共識機制,最大優勢在於“速度”和“效率”。按其創建者理想,EOS 能夠實現每秒百萬級 TPS 的處理量。相較之下,目前比特幣是每秒 7 筆,以太坊則約 30~40 筆。但凡事都是一個 trade-off,要想達到理想中的每秒百萬級 TPS,就必須將節點數控制在 21 個。

區塊鏈安卓化時代來臨?EOS主網上線,全球21個特權節點中國佔6個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就強烈質疑 21 個超級節點的 DPOS 模式存在重大缺陷和隱患,不僅嚴重違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原始精神,更導致普遍“賄選”的情形,容易讓整個系統被特定勢力所把持。

“在 EOS 圈裡每一個被選出來的代表所能夠獲得的回報是如此的豐厚(EOS 每年增發額中 5% 的收益,約為每年 4 億美元),這樣超高的利潤回報吸引著無數人蜂擁而至,”Vitalik Buterin 說,而“

選民作為單個的個體,它所能施加的影響真的是微乎其微,更加現實的做法通常只能是乖乖收起看得見、摸得著的賄賂,而將什麼美好的願景和承諾丟至腦後。”

過度依賴投票制,缺乏基礎運作機制

不僅是賄選,其實整個 EOS 治理體系都過度依賴投票制,包含 21 超級節點選舉及後續的節點共治,幾乎所有事物都仰賴投票決議推動,尚缺乏一套完善的基礎運作機制。

要知道正常的民主機制,除了靠全民投票或代議制度來推動重大事務外,一定還有基本的政治體系來確保日常運作不會輕易中斷。比利時曾經在 2010~2011 年曆經 540 天創世界紀錄的無政府狀態,但期間政府運轉不曾停擺,人民也很淡定,就是因為比國有完善的基礎運作機制。

為了實踐去中心化分權自治,在 DPOS 機制下每個人都可以投票決定誰應該有資格在構成該項目的網絡上運行一個超級節點。而 EOS 體系的治理則完全由這 21 個超級節點決定。但 EOS 投票採滾動制,意味節點排名將不斷改變,這 21 個節點可能不會長期維持其地位。這意味著 EOS 的治理可能永遠處於不穩定狀態。

區塊鏈安卓化時代來臨?EOS主網上線,全球21個特權節點中國佔6個

本次主網上線延遲,便完全將 EOS 投票機制不健全,仰賴大戶而不是制度推動的事實給暴露了出來。

自從北京時間 6 月 2 日 06:59:59 代幣凍結以來,EOS 主網啟動團隊(EMLG)先是花費多日才決議在 6 月 10 日 21:00 開啟 EOS 主網投票。從技術上講,此時 EOS 就已經啟動,但因為投票率低落,最後延遲了 5 天才達到 15% 門檻正式上線。

根據投票記錄監測,最初的 12 個小時,實時投票率僅不到 1%,隨後幾天進度也極度緩慢,與 ICO 項目過程的轟轟烈烈形成高度反差。EOS 社區成員普遍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多數大戶抱持觀望態度,遲遲沒有進場投票。

但直到 6 月 15 日,投票率竟在大約半天時間內暴增 5 個百分點,一舉跨過門檻。是誰發揮關鍵力量?一個說法是李笑來投資的交易所 Bigone 出手,而 EOSBEIJING 聯合創始人孫玉石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Bigone 投出的數千萬張票成功啟動了主網。”

但這也證明了持幣大戶在 EOS 的投票過程中有如大型票倉,佔有絕對影響地位。在缺乏穩固的基礎運作制度前提下,這些大戶可能輕易讓整個 EOS 世界停擺。

制度與技術關卡待突破,如何號召開發者是終極考驗

伴隨著 EOS 正式上線,接下來的挑戰將是如何號召大量優秀 DAPP 項目落地,並帶領整體區塊鏈發展進入下一個成熟階段。主網上線只是生態誕生的起點,鏈上生態能否繁榮興旺仍得看一個個 DAPP 應用的開發、推廣與商業化。

如何號召開發者,讓 EOS 真正成為所謂“區塊鏈安卓”才是最終極的考驗。過去一段時間 EOS 節點之間的利益糾葛與發展受阻、制度不明確,可能已對開發者的信心造成一定程度衝擊。

更重要的或許還有技術關卡。EOS 採取石墨烯技術開發的區塊鏈底層架構,宣稱可以達到百萬 TPS,但目前數據僅在 1000TPS 左右。能否持續優化,達成白皮書中承諾的支持百萬級別用戶、免費使用、輕鬆升級與 Bug 恢復、低延遲、串行性能、並行性能等優越性,將是 DAPP 開發者是否採取實際行動落地的關鍵。

EOS 的代幣投票制是否是個錯誤?考量到 75% 的代幣高度集中在前 100 大持有者手中,這個過程是否還稱得上“去中心化”?更有甚者,既然整個 EOS 網絡是由 21 個超級節點來運營治理,還可能有所謂的去中心化嗎?

平心而論,為了速度與效率而犧牲去中心性,或許確實有助於商業化的實踐。眼下最重要的問題,是 EOS 有必要發展出一套有效率的自治模式。說穿了,EOS 的寡頭民主絕對不是真民主,但既然它正如其創建者所言,是一個“商業操作系統”(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那看戲的傻子們又何必奢求在這裡找到民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