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這些東西是疥瘡的克星

上一篇文章,與各位介紹了一些山海經中可以治痔瘡的異獸,而本文要與各位分享的是,幾種可以治疥瘡的東西。疥瘡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可在家庭及接觸者之間傳播流行。臨床表現以皮膚柔嫩之處有丘疹、水皰及隧道,陰囊瘙癢性結節,夜間瘙癢加劇為特點。

南方第一列山系,有座山名為青丘,提及青丘之名,不少人的印象應該是和狐狸關聯起來,傳說中的九尾狐就是在青丘山上,不過青丘可不僅有九尾。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即翼澤,澤中有很多赤鱬,形狀像普通的魚卻有一副人的面孔,發出的聲音如同鴛鴦鳥在叫,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疥瘡。

山海經中這些東西是疥瘡的剋星

《山海經·南山經》:“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流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西方第一列山系,有座山名為石脆,山上的樹大多是棕樹和楠木樹,而草大多是條草,形狀與韭菜相似,但是開的是白色花朵而結的是黑色果實,人吃了這種果實就可以治癒疥瘡。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枏。其草多條,其狀如韭,而白華黑實,食之已疥。”

西方第一列山系,有一座竹山,山上到處是高大的樹木,山北面盛產鐵。山中有一種草,名稱是黃雚,形狀像樗樹,但葉子像麻葉,開白色的花朵而結紅色的果實,果實外表的顏色像赭色,用它洗浴就可治癒疥瘡,又可以治療浮腫病。

《山海經·西山經》:“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疥瘡預防小提示:注意個人衛生,“三勤”: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衣被。不與病人同居、握手,不能和病人的衣服放在一起。發現病人及時治療,換下的衣服要煮沸滅蟲,不能煮燙者用塑料包包紮1周後,待疥蟎餓死後清洗。


[本文圖片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