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茶葉走出山,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歡迎關注農家之友頭條號,瞭解更多廣西農業資訊,生態農產品信息、休閒農業旅遊資訊!

(本刊記者 劉光琳 通訊員 周家立 陳光琦)好茶出深山,廣西在這方面得天獨厚。連綿的群山,優沃的土壤,充沛的雨水,孕育了不少好茶。廣西因此成為全國重要茶葉產區之一,主要生產綠茶、紅茶、黑茶(六堡茶)和茉莉花茶等。

廣西茶葉走出山,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柳州三江茶山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廣西茶業都處在“一流品質、二流包裝、三流價錢”這樣一個怪圈。

近年來,廣西大力推進茶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茶產業綠色發展、創新發展,著力提升桂茶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橫縣茉莉花茶、梧州六堡茶、凌雲白毫茶、南山白毛茶、覃塘毛尖茶等逐漸蜚聲全國,茶葉也成為廣西農業支柱產業之一。

2018年5月18日-22日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大會共評選出108款茶葉金獎產品,其中廣西橫縣的大森牌森茗雪芯花茶、梧州的茂聖牌六堡茶910717、柳城縣伏僑牌伏虎金毫等3款茗茶榜上有名。

桂茶出山,走出了“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廣西茶葉走出山,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桂茶難“貴”

很長一段時間,提起那些與廣西茶的歷史典故,許多人信手拈來,但問及廣西這些好茶裡哪個品牌聲名最盛,最受市場青睞,答案便模糊起來。

2012年11月,第二屆中國(南寧)茶業茶文化博覽會上,雲南的普洱茶光芒四射,廣西的茶品牌卻有點黯淡。一面是廣西產地的茶葉的品質備受推崇,一面是廣西茶品牌的名氣不夠響亮,廣西茶和業的尷尬境地使得廣西茶產業形成“一流品質、二流包裝、三流價錢”這樣一個怪圈。

廣西氣候高溫多雨,土壤多為呈酸性的紅、黃土壤(PH4.5~6.5),宜茶土地資源潛力大。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受邊遠山區等條件的制約,當地農民慣以傳統農業模式發展茶葉種植,種植始終處於個人“小打小鬧”,茶葉加工也以家庭小廠原料毛茶為主,一直從事著傳統意義上的茶葉農業種植生產。

廣西茶葉走出山,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凌雲萬畝有機茶生產基地

在不少產茶區,古老的桂茶幽香醇厚,聞名遐邇,但千百年來,桂茶一般都是自家享用或招待客人,只有生活功能。如何能讓可口的桂茶變產業經濟效益,變成具有經濟功能的利器,改變村寨的現狀,成了政府部門的一道考題。

從好茶到名茶,廣西茶還有多少距離?廣西茶的出路在哪裡?廣西茶該如何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窘境?

好山好水出好茶

廣西特有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的獨特氣候,生態條件好,氣候溫暖,使得廣西茶葉具有茶樹生長期長,開採早,產量高等特點。通常春茶上市比江浙一帶茶區早一個月,採茶季節與浙江、江蘇的茶產區相比可以多三個月以上,時間長,產量潛力大。採收期長達9~10個月,採茶批次20~30次,比長江中、下游主茶區多采2~3個月。而廣西高檔春茶可以多采一個月,其中蘊含的商機無限,廣西茶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正是看到這一點,近十多年來,廣西各地茶產區政府部門審時度勢,轉變觀念,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為了鼓勵、扶持當地茶產業發展,廣西先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走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道路,建基地、提質量、接龍頭、樹品牌、拓市場,有效促進茶產業的快速發展。

廣西茶葉走出山,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首先,根據資源稟賦、生態條件和產業基礎,廣西進一步優化了茶葉優勢區佈局。桂西茶區重點發展“凌雲白毫茶”,開發具有地方獨特風味的紅茶、黑茶,適度開發高品質白茶;桂南茶區重點打造“茉莉花茶”、桂南早春茶和廣西黑茶優勢產區;桂東南茶區主要以發展早春名優茶、紅茶為主;桂東茶區主要以發展六堡茶為主,兼顧發展紅茶、綠茶優勢區;桂東北茶區重點打造生態早春綠茶、紅茶和精品茶區生態旅遊優勢帶。

其次,提升茶葉質量,建立標準化生產園區。不斷提升和鞏固加強已創建的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標準茶園標準,加快推進集中連片茶園建設。同時,新創建的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標準茶園要求達到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五化”要求。各地整合項目資金,加大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入,改造茶園基礎設施,集成推廣關鍵技術,提升茶產業水平。目前,廣西共創建24個國家級茶葉標準園和32個自治區級茶葉標準園。

再次,培育壯大品牌,提高桂茶影響力。重點培育壯大黑茶類的“六堡茶”、紅茶類的“桂紅”、綠茶類的“桂綠”、花茶類的“茉莉花茶”與“桂花茶”等四大桂茶公用品牌。制定公用品牌種植、加工技術規程及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統一包裝標準,統一標識管理,統一品牌使用。實施品牌地理標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推動優勢產區品牌創建。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優勝劣汰,培育一批區域性茶葉著名品牌,通過重組優化,強化區域性品牌優勢。

經過不懈努力,廣西的茶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不僅產地分佈廣,茶葉種類多樣,還形成了完整的茶產業鏈,茶葉產品銷路遍佈全球。目前,廣西擁有茶園面積110萬畝,茶產量7.2萬噸,毛茶總產值45億元,成為全國主要的茶葉產區之一。地方優質茶品牌100多個,創新名茶30多種。

廣西茶葉走出山,走出“有茶葉無茶業”的境地

此外,僅次於富硒大米的富硒茶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也成為了廣西富硒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到2017年底,全區共建立富硒茶葉(含代用茶類)示範基地60多個,富硒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產量2300多噸,產值1.4億元。目前,廣西已獲得認定的富硒茶有36款,包括綠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茉莉花茶、茯磚茶、金花茶、羅漢果養生茶、桑葉茶、黑紫米茶等10多種。首批評選出的“廣西名優富硒產品”中,有6個產品為富硒茶葉。在歷屆恩施硒博會上,廣西共有30個產品分別獲得“中國名優硒產品”和“中國特色硒產品”稱號,其中有12個產品為富硒茶葉。

而今後,廣西茶葉品牌發展方向主要以廣西花茶、廣西六堡茶、廣西早春茶、廣西富硒茶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