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江湛鐵路開通後,去湘杭北滬都很簡單。曾經那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再也不是句空話。抖音上有許多美不勝收的城市,

刷多了就會總想去重慶的輕軌穿樓,西安的古樓建築這些“網紅城市”走一走。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屏幕裡有著外面世界的繁華和美好,而眼前的城市似乎什麼都沒有。它沒有過多的熱鬧和喧囂,有的只是寧靜和平凡,而正是這座小城,卻藏著許多離我們咫尺之遙,屬於我們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的建築。在你決定出發之前,不如你先去感受一下這個你一直生活的城市的魅力。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近日,江門發佈《江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公佈江門市歷史建築名錄的通知》,確定江門7處建築納入首批《江門市歷史建築名錄》,

而這七處的建築都處於新會!

根據通知,7處建築分別為

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玉湖景區的勞動大學

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仁壽路的直卿李公祠

建於1956年,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馬山公園的解放亭

建於清代,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馬山公園的朝暉亭

建於1957年,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馬山公園的白沙亭

建於20世紀50年代,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公園路8號附近的盆趣園

建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

江門市新會區圭峰路的北園公園大門

這些入選的歷史建築最老的已超過300歲,其餘的建築至少都超過40歲,各具特色的它們堪稱新會歷史建築的“寶貝”。

或許新會並沒有什麼稱得上網紅的地方,它有的只是千年的南粵文化, 沉澱著小城的歷史和故事,而這,才是這座城市的魅力。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圖片來源攝影師@鄭洛文)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白沙亭

在馬山的山腰上有個地方綠樹成蔭,涼風習習,是遊人歇腳的好地方。那就是1975年修建,距今已有40多年曆史的白沙亭,亭前立著一塊《重修石齋陳先生祠堂記》碑,石碑所在地就是舊時的白沙祠遺址。

白沙亭有譚仲川撰並書的對聯:“紫水黃雲傳聖哲,地靈人傑接源流。”這副對聯嵌入兩個傳說,即宋朝時城西沙堤的紫水河水色變紫和唐朝時城北黃雲山有高僧一行結庵于山上。

相傳這兩個傳說預兆新會出大儒,這大儒該是陳白沙先生了。白沙亭自然是紀念陳白沙的,而這副對聯藏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朝暉亭

朝暉亭修建於清代,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它的位置與白沙亭相隔不遠,沿著白沙亭遺址往上行,再向右走,就會看到有個新近修築的小廣場。廣場上方的座亭就是朝暉亭。這裡涼風習習,滿眼風光,正面有柯明錚撰,趙汝渠書的對聯:“朝暉晨樹綠,夕照晚霞紅。”背面有穿雲撰、張瑞亨書的對聯:“綠樹長陰風逗我,涼亭閒坐月迎人。”

兩聯都將涼亭早晚的美景作了描繪,不愧為朝暉亭。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解放亭

馬山的山頂上有個著馬山的標誌性建築物--馬山鐘樓,與之相對而立的是這次入選《江門市歷史建築名錄》的解放亭。

解放亭是1956年新會幹部捐建的,距今已有60多年,意為紀念新會解放。此處有兩副對聯,一是柯明錚撰、陳福樹書的“史可流傳常作鑑,亭因解放早垂名。”另一聯是陸景秋撰,趙嘉平書的“燦爛朝陽灑染一城秀色,清涼綠蔭消磨半日塵心。”這些對聯有的點明紀念意義,有的引導遊人欣賞名勝風光,為馬山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實在不可缺少。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盆趣園

從馬山山上下來,就可以去到位於新會公園路8號附近的新會盆趣園。盆趣園建於20世紀50年代,距今已有70多年曆史。這裡曾經是一座庭院,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遠離煩囂的文化精品庭院。歷史上這裡是文人墨客、園林愛好者的聚集之所

,培養過不少愛好文藝和盆景藝術的新人。但後來,隨著新景點的增多以及盆趣園自身的失落,它便逐步變得“門前冷落車馬稀”。

如今成為一座敞開式的公園;沒有遮沒有攔、高牆深院,是新會市民日常休閒聚集之所。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北園大門

從盆趣園出發,往圭峰山方向走去,就能見到這個十分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北園大門。北園大門的前身就是新會人民十分熟悉的新會動物園。新會動物園建於1958年是全國首個縣辦動物園、廣東省第二個動物園、五邑地區唯一的一家動物園。園內風景秀麗,冬暖夏涼,綠樹成蔭,綠草如茵,有“北園風光”之稱。但從2000年以來,動物園逐漸失去了吸引力,而到了2010年,動物園已經搬遷了。

現在已經改建成以植物觀賞為主的開放公園,和盆趣園一樣,是新會市民日常休閒聚集之所。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部分圖片信息來源新會旅遊,新會規劃)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新會勞動大學

從北園大門繼續出發,一直向風景秀美的圭峰山走去,就能見到這座位於山下的新會勞動大學。它是在1958年大躍進形勢下創辦的一所半農半讀的新型的革命的學校,

是五邑地區最早的大專院校,距今已有70年曆史。

“新會勞動大學”前身是1953年成立,位於圭峰山下玉湖北面的圭峰農場。當時的新會縣委、縣政府,曾組織機關幹部到該農場,一面開發附近的圭峰山,一面學習文化理論知識。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當時周恩來總理到圭峰農場視察時,將其命名為“新會勞動大學”

,並親自題寫校名及“工農結合、城鄉結合、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結合”的題詞。自此之後“新會勞動大學”正式成為國家高教部門承認學歷的大專院校,也是全國半工半讀的一面旗幟。

相信這也是大家對新會勞動大學最熟悉的事情了。現在的新會勞動大學已經成為了江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刷遍抖音都看不到的美,新會這些“網紅歷史建築”被點名了!

那座白色的大樓,曾經是新會勞動大學的辦公大樓,現已開闢為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紀念館,

向我們展示周恩來總理在此留下的足跡。

無論是馬山,盆趣園,又或者說勞動大學,他們都是我們再耳熟能詳的地方,但對於這些地方的建築藝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是不是覺得自己知道的太少了。

這些建築不只是《江門市歷史建築名錄》的七個名字,它們是真實存在於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它們是有生命的,只需要我們給它們多一點關注,給它們多一點保護。它們也可以再次散發出活力,成為我們的”網紅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