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殲-12戰鬥機?

戰鬥機解說家


越戰、中東戰爭、國土防空戰中,輕型的米格系列戰機不斷打下美製重型戰鬥機,軍方認為未來戰爭中,敵必先摧毀己方前沿機場,所以很有必要研發一款短距起飛、價格便宜、維護方便、隨時能戰的小型戰鬥機,似空中游擊隊一般靈活機動。

軍方決定打空中人民戰爭,實現廣泛和分散的游擊戰,殲-12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由軍方提出研發任務,要求在4噸左右,裝上卡車都能機動轉場佈署,特別是其加速、爬升和盤旋性能要突出。

在國外研製諸如F-14、蘇27、幻影F1等中型、重型高性能戰鬥機時,國內卻反其道而行之,開始追求比殲7還要小型的戰鬥機,採用縮小機體,減輕起飛重量等措施,來提高戰鬥機的機動能力。

以現在軍迷的眼光來看,真是有點不可思議,殲7本身就是輕型戰鬥機,儘管飛得快,但卻跑不遠,屬於短腿先進,看不遠,因為機頭進氣,雷達性能落後,是個近視遠,嚴重依賴地面導引和指揮。

當時,軍方儘管有人頭腦較清醒,擔心小輕靈類型的超輕型戰鬥機設計方案是否可行,但在國內政*治影響下,殲-12還是順利在南昌飛機制造廠上馬。

殲-12還真搞出了數架原型機,飛赴北京向軍方高層作起飛彙報表演,平常戰機起降需要滑行千米左右,殲-12只需500米,某帥說其是“空中李向陽”,但那也只是起降靈活而已。

機頭進氣的殲-12機體小,空重僅3.1噸,最大起飛重量4.45噸,燃油少,航程短,火力弱,沒有雷達,看不遠,單發動機,推力明顯不足,有意思的是,按軍方要求,殲-12研製出來了,但軍方始終沒有下一架訂單。

殲-12,屬於明顯打上時代烙印的軍品,但卻違背了戰鬥機發展的客觀規律,政*治正確果然重要,譬如打人民戰爭,但對於軍事裝備,特別是高科技的空軍裝備,畢竟和陸軍裝備還是有所區別的,需按科學來規劃和發展更重要。



國平軍史


殲-12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航空工業水平基本就是殘疾的。同時期美軍裝備有F-4為代表的各種第二代戰鬥機。蘇聯則是MIG-21,Su-9等。中國當時仿製MIG-21都成問題。咋辦呢?殲-6並不見得能夠用。就搞出了“空中游擊戰”的作戰理念。

要設計一種小而輕,能夠在爛的掉渣的跑道上起飛,並且廉價量大的戰鬥機。這就是殲-12。殲-12的設計思想和當時中國面對的戰略環境是分不開的,但是也在一開始註定了這架飛機不可能成功。同時期美蘇的戰鬥機發展都開始邁向大型化,搭載完善的控制系統。

殲-12的正常起飛重量只有4450Kg,空重3100Kg,相比很多二戰時期的活塞式戰鬥機都更輕。因此達到了0.91的加力推重比。但是因為飛機太小,在油量只有1250Kg,帶上2個副油箱的最大航程也只有1400Km左右,火控雷達也裝不上。武器也很有限,1門30mm機炮,1門23mm機炮,總計備彈120發。外掛2-4枚紅外空空導彈。

但是殲-12自身的問題還是太多了,最主要的是沒有雷達。

直到1977年為止,殲-12試飛了135架次,81小時12分鐘。完全達到了設計時的各項技術指標。但是這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因為本身指標就定的很低。 空中游擊戰被認為是不現實的。項目最終於1978年中止。

從技術角度講,殲-12是很落後的,60年代末設計的飛機,還保留有翼刀,飛機的設計也沒有采用面積率減阻,座艙視野差,這飛機最終能達到設計指標最主要還是因為指標定的低。同時期沈飛的殲-8,乃至於後來的殲-9就因為不切實際的指標都失敗了。


貞觀防務


世界上最輕,最小的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雅稱“空中李向陽”,形象的比喻這款戰鬥機設計理念!小巧玲瓏,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強,滿油滿載(武器彈藥)才不到8噸總重量。經過試飛驗證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可是,正因為小巧玲瓏,近視眼,看不遠,小短腿,跑不遠這些致命缺陷沒有被空軍接受。但是,J12是一款完全擺脫蘇聯模式,自主研發的真正意義上國產超輕型噴氣式 超音速戰鬥機。至少從今天的“山鷹”高教機身體,能看到J12的影子。為國產戰鬥機完全自己設計,制定工藝標準,開模,試製,生產積累了一套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