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遠比想像中還要可怕

“這題你不是練好幾遍,笨的呀!”

“你不笨,是這題得練好幾遍呀!”


六一兒童節到了

最美的禮物

就是將世界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看過世界的孩子更強大

感受到世界愛的孩子更強大

而孩子們眼中的快樂

是上課時 老師肯定的眼神

是下課中 腳邊跳躍的皮筋

是放學後 拉手回家的小路

校園暴力,遠比想象中還要可怕

……

故意做出的一個眼神

說出的一句話

都很有可能讓孩子受到傷害

校園暴力

遠比想象中更可怕


校園暴力表現形式:

1、身體暴力。體罰、毆打、踢踹、阻攔、絆倒、推搡同學,甚至使用棍棒、管制刀具對同學進行攻擊。

2、言語暴力。起外號、造謠、謾罵、威脅、侮辱同學等。

3、關係暴力。故意排斥同學、不讓同學加入遊戲、群體等。

4、網絡暴力。利用電子設備通過下流話、謠言等攻擊同學。

劃重點:受害的學生因恐懼校園暴力而逃避校園生活、干擾正常學習,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抑鬱、焦慮等行為。


校園暴力產生原因:

1.個人原因

● 權利意識欠缺、法制觀念淡薄。

● 缺乏社會閱歷、好衝動、逆反心理強、做事不計後果。

2.家庭原因

● 學生父母教育不當、父母及其它長輩過分溺愛獨生子女。

● 家庭本身存在問題,校園暴力的一部分施暴者長期生活在暴力家庭或者單親家庭中,或為留守兒童。

3.學校原因

● 對待所謂“問題學生”的教育方法失當。

● 學校課外監督力度不夠。


面對校園暴力 受害者需增強五個意識:

1、增強法律意識。要讓孩子們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反法律規定,要付出代價。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遠離不友好的人、遠離壞人、遠離暴力者。

3、增強見義巧為和見義智為的意識。遇到暴力事件不要慌張,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學會隨機應變。

4、增強報告意識。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及時報告學校和家長,並主動進行指認。

5、增強證據意識。

追究法律責任講究的是證據,一定要有證據意識,將校園暴力的事實以書證、物證、證人證言等證據的合法形式固定下來。


遏制校園暴力

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努力

要勇敢地對校園暴力說“不”

期待

那個你的、他的、身邊的、遠方的、現在的、過去的…屬於孩子們的故事

都是這世間的美好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