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好习惯?

案例:

在部队当过兵的人,一般来说都比较守时,与别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肯定会准时或者提前到达。这就是习惯的作用,因为一个战士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一天至少要集合站队8~10次,迟到了就要挨批评,受战友指责。久而久之,官兵们便形成了很强的时间观念。

由此可见,纪律使一种意识,但是也可以通过培养变成一种习惯,转化成一种意识行为。也就是说,一开始是讲道理,而一旦在日常训练、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最终养成习惯之后,员工就不去想那个道理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纪律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管理者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好习惯?

类似于这种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在企业的团队里也能养成,那么,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将会非常轻松,企业的整体效率也会很高,更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所浪费的时间。

到底该如何在企业里使团队养成好的习惯呢?

案例分析:

这里给大家三种方法:

方法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认为:“中国绝不确实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种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事实的确如此,现实的例子很多,也有几句话发人深省,如: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等。

管理者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好习惯?

所以,抓好日常管理中的点滴小事,从点滴小事中让大家养成习惯,比如日常的卫生、签到打卡、仪容仪表、规范用语等。

方法二、“婆婆嘴,豆腐心”。

管理者经常出入在一线,在一线经常会发现很多不符合公司制度要的地方,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的批评指正,帮助下属纠偏。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唠叨,要不断的检查,不断的讲,就像老婆婆的嘴一样。

当然,批评的前提是关爱下属,批评是为了帮助下属快速的进步,“婆婆嘴”的背后是一颗慈爱的心。

管理者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好习惯?

我们发现一些管理者,在抓管理的时候缺乏耐心。看到下属在实际的工作中出了问题,批评一次不见效果,自己就不耐烦了,心想员工怎么这么没有记性。受这种情绪的影响,管理者对下属的态度自然就会发生变化,这很容易让下属产生逆反的情绪。

方法三、抓反复,反复抓。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一日练,百日养”。意思是说: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实,人的习惯不是一天天养成的,所以改起来势必需要一个过程。

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发现,领导强调了,抓了,就好一段时间,领导不抓了,或者说不强调了,就又松懈了。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能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而觉得团队没有希望,同时还要下定决心反复的去抓,反复的去强调。

管理者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好习惯?

以上三种方法需要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同时使用,在细心的前提下,更要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